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31例FNH的CT和MR中21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裹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10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5例诊断为恶性肿瘤,5例诊断为血管瘤.而MRI注射特异性造影剂后能正确诊断为FNH.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表现的FNH,MRI对FHN的诊断价值高于CT. 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疲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裹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疲裹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10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5例诊断为恶 肿瘤,5例诊断为血管瘤.而MRI注射特异性造影剂后能正确诊断为FNH.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表现的FNH,MRI对  相似文献   
2.
肺气肿在病理上的定义是终末细支气管以远气腔的持久性异常扩张 ,伴有壁的破坏而明显纤维化[1,2 ] 。肺气肿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和肺功能 ,而X线胸片对轻、中度肺气肿的诊断是极不准确的。我通过对肺气肿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的高分辨率CT(HRCT)扫描与肺功能资料进行比较 ,以探讨HRCT对肺气肿状态评估的价值。对象与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肺气肿的患者 40例 ,男35例 ,女 5例 ,年龄为 40~ 80岁 ,平均 6 1 2岁。所选择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1)无肺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2 )无胸部手术史及其它限制呼吸运动…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青霉素局部一次性封闭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通过102例对比验证,在降低脓肿形成,缩短治疗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阴茎结核1例     
男73岁,因阴茎头处溃疡30天来诊。于30天前,病人阴茎头处有一绿豆大小的硬结进展较快,5~6天后如花生米大小,并且破溃流出少量浓液,在当地卫生院用多种方法治疗,溃疡不合。于1988年7月20日来院就诊。查体:营养一般,心肺(一),腹部未触及肿块,肾区无叩击痛。阴茎头有一个1.5×1.5cm的溃疡,边界较清楚,表面有少量的黄色脓液,基底部肉芽水肿,睾丸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肺气肿在HRCT双项扫描时的表现。方法:对临床和肺功能检查确诊的肺气肿病人40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用HRCT分别进行深呼气末和深吸气末的CT扫描,测其CT值。所获数据用t检验。结果:肺气肿组在深吸气末的CT值与正常组相近,但在深呼吸末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其差异:正常组呼吸气之间平均为193Hu,肺气肿的差值为20.3Hu。结论:HRCT在诊断肺气肿时,呼气末要比吸气末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价值。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瘤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对WB-DWI图像、常规MR图像和CT图像对比分析。结果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肿瘤病灶、转移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WB-DWI检出15例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以外全身转移瘤69处,诊断转移瘤真阳性61处,假阴性3处,假阳性5处。假阳性主要包括肝脏良性病变、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淋巴结炎症,成骨性转移及颈部图像质量可导致骨骼系统转移瘤假阴性诊断,自由呼吸及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是遗漏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结论WB-DWI对转移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望成为筛查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转移的一种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7.
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脾动脉抑肽酶灌注、明胶海绵栓塞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灌注栓塞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先进行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并进行Gall分级,然后用抑肽酶50万U行脾动脉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脾动脉主干或出血区脾动脉分支。术后1、3、6、12个月分别测定病人血液流变学,RBC、PLT、淋巴细胞计数,C3、C4、免疫球蛋白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36例脾破裂病人35例止血效果确切,保脾成功。1例因脾动脉扭曲插管失败而行开腹手术治疗。35例病人术后1、3、6、12个月测定血RBC、PLT、淋巴细胞计数,血液流变学,C3、C4,IgG、IgM,CD3、CD4、CD8,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抑肽酶行脾动脉灌注、明胶海绵栓塞是治疗脾破裂Gall 分级I-Ⅲ级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术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马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时,存在着两个问题:①切口偏下.②右下腹部的小肠覆盖阑尾,对寻找及切除阑尾均造成一定困难.自1989年1月开始,我院对马氏切口及手术时病人的体位进行了改进.经263例阑尾切除验证,改良的马氏切口对寻找、切除阑尾较方便,现介绍如下:①切口: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为中点,与此线垂直作5cm~  相似文献   
10.
胆囊壁淋巴管瘤一例报告山东省菏泽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李建军,徐夏荫淋巴管瘤也叫囊性淋巴管瘤(Cysticlymphangioma)又名囊性水瘤(Cystichygrroma)系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所致。其好发部位常与胚胎期六个淋巴管原基的分布有关。最常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