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2.
惠俐  徐士亮  陈元良  李平  程宁新 《新医学》2010,41(6):388-390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次,5次;或2Gy/次,8—10次,总剂量15~20Gy;γ射线的剂量为5—6Gy/次,2~3次,总剂量15—20Gy),放射治疗结束、切口拆线后1周内开始运用硅凝胶膜贴敷,每日至少贴敷12h以上,连续1—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经综合治疗后痊愈241例(192/49),占67.5%;显效74例(48/26),占20.7%;有效23例(14/9),占6.5%;无效19例(11/8),占5.3%;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例(2.0%)出现放射性损伤,创面发生溃疡,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瘢痕未复发;315例(88.2%)患者治疗部位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和谐共振吸脂术——介绍一种新的吸脂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胀麻醉技术的广泛应用 ,吸脂术已成为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身体塑形手段。吸脂方法有许多种 ,但多难以将微创伤与高效率结合好。我科自1998年 6月开始引进由北京和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和谐共振吸脂系统” ,经过 10 5例的临床实践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微创伤吸脂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肿胀麻醉技术的广泛应用,吸脂术已成为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身体塑形手段.吸脂方法有许多种,但多难以将微创伤与高效率结合好.我科自1998年6月开始引进由北京和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和谐共振吸脂系统",经过105例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微创伤吸脂基础上又有较高吸脂效率的吸脂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三种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44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分别行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中部楔形切除法、双蒂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术。结果 44例中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35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在3-4.5cm。缝合后切口线在下缘,瘢痕隐蔽。中楔形切除法6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在4cm以上。缝合后切口线呈直线在小阴唇中部,瘢痕线明显,外缘有时欠光滑。双蒂切除法3例,选择小阴唇最突部位宽在3cm左右, 缝合后切口线在内侧, 瘢痕隐蔽。结论 小阴唇过度肥大宜选用中楔形切除法,可去除较多量的组织。小阴唇突出不明显,仅是双侧不对称病例,可采用双蒂切除法,保证外观形态和色泽。小阴唇肥大在3-4.5cm,可采用下楔形切除上部带蒂皮瓣重建法,切口隐蔽,操作简便,外观、形态、色泽均可顾及。原则是既能解决功能问题又能保持良好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Whipple法和Child法与胰瘘、胆瘘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之间的关系。认为若吻合满意,胰管空肠粘膜吻合法在预防胰瘘上仍是可靠的。而近年倍受推荐的Child法可适用于各种口径之胰管,技术上改进后,尚可兼有Whipple法的优点,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术式。胰管内置支撑管且空肠内短管引流即可有效地减少胰瘘的发生。而胆瘘的发生与安置胆道引流无关。胆管戳孔T管引流仍不失为一项有效的预置措施。认为胰腺残端继发性出血可能是Child法的一大缺陷而须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方法: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全层嵌入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12例,移植物面积最小7mm×7mm,最大16mm×15mm。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2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色淡红,外形佳,随访1年,组织瓣色泽正常,瘢痕不明显,供区耳廓较健侧略小,但外形正常。结论在各种鼻翼缺损修复方法中,该方法手术简单,术后鼻翼和鼻孔的外形较好,移植物色泽和形态都非常接近鼻翼皮肤。影响移植物成活的因素和移植物的宽度、手术操作、手术时机、术后处理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耳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1周内行放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照射3次,每次剂量5Gy,总剂量15Gy.对有复发倾向者行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以曲安奈德40mg加2%利多卡因稀释一倍后瘢痕内注射,每周1次,视瘢痕消退情况逐渐撤药. 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5~5.0年,治愈6例(60%),显效4例(40%),有效率100%. 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