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清扫胸部淋巴结,上提胃入胸腔并制作管状胃,于胸腔内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开腹,手术时间220~320 min,平均260 min,其中腹腔镜手术时间80~150 min,胸腔镜手术时间70~170 min;术中出血量100~280 ml,平均200 ml。术后4~8 d(平均5.2 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引流总量480~1040 ml。清扫腹腔及胸腔淋巴结6~12枚,平均8.2枚,其中3例发现阳性淋巴结。术后住院8~11 d,平均9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12例随访3~14个月,平均12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并改进同种异体小鼠气管原位移植模型,用于研究气流动力学对供体气管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气管为供体,移植于BALB/c小鼠。取两个供者气管各7个软骨环,两端的膜部分别予以侧侧缝合作并行连接,新建的气管段以原位移植的方式,移植于受体BALB/c小鼠。上述一供体气管用作小鼠的通气气管段,另一以4号线结封堵以阻断气流通过。28 d后获取标本,HE染色评价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分化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建立小鼠气管原位通气移植模型30例,从标本采集至移植完毕平均用时(100±14)m in。全组受体动物术后生存率90%,无感染。手术后28 d移植气管病理检查提示,存在通气的供体气管管腔通畅,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较连续并完整,黏膜下轻度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而阻断了气流通过的供体气管表现为扁平上皮分布,纤毛上皮减少,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明显。结论新建的小鼠气管移植模型可用于研究移植后的气流动力学影响,同时可用于观察受体气道上皮移行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PN患者行VATS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对SPN进行探查定位,然后行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缝闭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55例SPN患者中31例为良性病变,24例为恶性病变;30例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25例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VATS对SPN患者具有诊断准确和治疗规范的突出优势,应做为SPN主要或标准的诊治手段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基于三维CT(3DCT)和锥形束CT(CBCT)图像定义的胸中下段食管癌内在大体肿瘤靶区即内靶区的体积(IGTV)及匹配度。方法1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首先完成胸部3DCT扫描,基于3DCT制定放疗计划,在3DCT上勾画得到GTV3D,依据山东省肿瘤医院通过四维CT(4DCT)图像测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靶区运动范围95%可信区间上限外扩得到IGTV,胸中下段食管癌GTV头脚、前后、左右方向分别外扩6.0、3.0、3.0 mm得到IGTV3D,放疗治疗前5次拍摄CBCT,并基于骨性标志配准校正,在CBCT图像上勾画得到IGTVCBCT。比较IGTV3D与IGTVCBCT靶区间体积及匹配度。结果 IGTV3D大于IGTVCBCT(t=2.531, P=0.018), IGTV3D与IGTVCBCT总匹配指数为(0.604±0.0430),亚组胸中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611±0.0371),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为(0.562±0.0168),胸中段与胸下段食管癌IGTV3D与IGTVCBCT匹配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8, P=0.028)。结论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放疗中IGTV3DCT明显大于IGTVCBCT,两靶区的匹配指数为(0.604±0.0430), IGTV3DCT不能有效的包含IGTVCBCT,即使3DCT与CBCT配准校正后,也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脱靶,放疗期间利用CBCT图像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在线校正。  相似文献   
5.
徐保彬  陈昶  高文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755-1758
肺移植术后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受限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出现。近年来研究发现,呼吸道上皮是OB发生的始发和核心环节。上皮损伤后启动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失去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促进OB的发生。减轻气道上皮的损伤可以减轻OB的程度。转换气道上皮的表型可以使移植物获得长期的免疫耐受,为临床上OB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胡志亮  徐保彬  姜波  马鸣  宗灵 《山东医药》2012,52(40):75-76
目的评价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管理施行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运用临床路径管理以前的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临床路径的医疗护理方法,观察评价两组在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四项指标中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缩短,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满意度提高(P<0.05或<0.01)。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胡志亮  姜波  马鸣  徐保彬  路轶 《山东医药》2011,51(38):40-4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孤立性肺部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SPN患者,先在VATS下探查定位,然后行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在VATS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本组31例为良性病变,24例为恶性病变;30例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25例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VATS在SPN诊治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利于SPN的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应做为SPN主要或标准的诊治手段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气道上皮再生对肺移植后闭塞性气道疾病(OAD)的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的气管和左主支气管构成的连续气道为移植物,原位移植给C57BL/6小鼠,供者的气管与受者头侧的气管断端行端端吻合,供者的右支气管残端与受者气管的另一断端行端端吻合,左主支气管的残端结扎,形成盲端(非结扎组),部分受者在此基础上将其左主支气管起始部也予以结扎(结扎组).术后28 d切取移植物,HE染色评价OAD的发生情况、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和分化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情况;应用形态学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固有层与软骨的比值(LCR)、黏膜下层纤维组织的面积(以象素表示)以及气道上皮中纤毛上皮的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气道上皮的表型.结果 两个组的气管段以及非结扎组的支气管管腔通畅,上皮完整,黏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未见OAD改变;而结扎组的支气管中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致管腔完全闭塞,上皮消失.软骨塌陷,呈现明显OAD改变.非结扎组的气管和支气管以及结扎组的气管的LCR明显高于正常气管(P<0.01);结扎组的气管和支气管、非结扎组的气管和支气管固有膜内的纤维组织面积明显超过正常气管(P<0.05),结扎组的支气管固有膜内的纤维组织面积明显大于非结扎组的支气管(P<0.05);非结扎组的气管和支气管以及结扎组的气道上皮中纤毛上皮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气管上皮(P<0.05);非结扎组的支气管纤毛上皮比例明显低于非结扎组的气管和结扎组的气管(P<0.01).两个组的气管和非结扎组的支气管上皮为受者上皮表型,而结扎组支气管无受者上皮存在.结论 移植气道的上皮经再上皮化,其上皮表型改变,抗原性降低,并且由于该再生的上皮对黏膜下纤维组织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从而预防了O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