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PFNA固定,35例)和B组(采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4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髋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1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颈干角、髋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及Harris评分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关节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壁骨折块疗效确切,可较好改善局部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发病率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桡骨远端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瑞士内固定协会以骨与关节损伤严重程度分类:关节外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及复杂关节内骨折(C型)。关节外骨折(A型)无移位或部分移位骨折,如A1型及A2型通常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对粉碎的A3型骨折的治疗,是仍采用保守治疗、或是采用手术治疗,在广大骨科医生的治疗中仍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同时,应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臂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后内侧臂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应用PFNA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同时,于原有的螺旋刀片切口中,置入直径4. 5 mm行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术中细节、复位质量、空心螺钉放置的位置、术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7例患者中,36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94. 59%)患者手术操作置入PFNA顺利,根据后内侧壁骨折块大小分别置入1~2枚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术后颈干角为(119. 2°±8. 5°)。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优34例(91. 89%)、可2例(5. 41%)、差1例(2. 70%)。35例(94. 59%)患者在术后14周内愈合,2例(5. 41%)延迟愈合。有35例患者获得6个月的随访,颈干角均维持良好,未发生内固定装置从股骨颈切出或刀片进入髋臼的病例。结论 PFNA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后内侧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使后内侧壁骨折块得到整复和固定,避免了因股骨后内侧骨缺损而丧失支撑,并协助PFNA增加在骨质疏松骨骼中的锚固力,防止股骨头切割和旋转及内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克氏针钢缆内固定选择性治疗40例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垂直骨折线或主要骨折块选择两枚直径2.0~2.5mm克氏针分别自髌骨上缘平行钻入髌骨,经骨折端穿出髌骨下极,再使用钢缆分别绕过克氏针的上下针尖,在髌骨前方"8"字结扎,用专用器械收紧钢缆,以专用束缚器将钢缆固定,15例粉碎性髌骨骨折,全部于髌骨外侧环扎。结果本组40例患者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退钉、钢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发生。以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34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克氏针钢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靠、合并症少、性价比高、患者容易接受、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彭硕  周铁军 《广西医学》2012,34(6):799-800
目的 探讨掌侧切口可埋头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可埋头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1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16例患者骨折处均于术后8~15周骨性愈合,平均12周.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50~55°,平均52.5°;背伸50~60°,平均55°;桡偏20~25°,平均22.5°;尺偏35~40°,平均37.5°.按照Ga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疗效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8%.结论 可埋头中空加压螺钉术能提供稳定的固定,且设计上的优点,联合掌侧切口入路,是该型骨折手术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下尺桡关节脱位多见于合并桡、尺骨远端骨折,以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最为多见,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在临床上相对较为少见,因此,临床上部分医师由于认识不足,而忽视了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存在,以致下尺桡关节脱位得不到早期治疗,晚期引起腕部疼痛、乏力、  相似文献   
7.
8.
脊柱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外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极为棘手.由于脊柱内固定装置的广泛使用和手术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多.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是否保留内固定装置,一直是骨科界有争议的话题.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治疗各类胸腰椎疾病426例,其中12例患者术后发生腰椎感染,均为伤口深部感染.应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共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一种治疗桡骨远端AO A3型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为治疗基础,联合Ⅰ期取自体髂骨植骨等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5例.结果 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骨折愈合对位良好;随访2~6个月(平均3.5个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Shea 评定法进行评分,结果优13例,良1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差异不明显,桡骨高度和尺偏角较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无差异,掌倾角恢复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结论 采用前臂(经腕关节型)外固定器联合Ⅰ期取自体髂骨植骨技术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的高度的恢复,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AO A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Ⅲ、Ⅳ期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对2010-02~2012-07临床收治的33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行清创手术,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封闭创面后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0d,拆除敷料行再次手术,直到创面炎症消退、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结果17例使用VSD治疗1~2次,13例治疗3—4次,3例治疗5~6次后均治愈;其中27例患者VSD治疗后可以直接缝合愈合,6例VSD治疗后需行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经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困扰褥疮治疗中面临的难题,是治疗褥疮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