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生成像(BLI)和MRI相结合对移植入大鼠损伤肝脏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实时、无创示踪的能力及移植的MSCs对大鼠损伤肝脏的功能修复作用。方法 对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移植标记了荧光素酶和SPION的MSCs,分析大鼠的血浆转氨酶水平及肝脏病理学改变,观察MSCs对肝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利用BLI和MRI观察MSCs在大鼠肝脏内积累的时间进程,最后进行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SCs移植后的第5、9、10天检测的大鼠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MSCs移植后第1天,大鼠肝脏区域的生物发光强度显著增强,T2*WI标准化信号强度明显减低,于移植后第10天才逐渐恢复到移植前水平。并且随着大鼠肝脏生物发光强度的逐渐下降,荧光素酶阳性的MSCs数目亦随时间进程逐渐减少。结论 移植MSCs对大鼠损伤肝脏的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且将BLI和MRI相结合可实时、无创示踪移植入大鼠损伤肝脏内的MSCs。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或腹主动脉夹层(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EVAR治疗的AAA(n=14)/AAD(n=3)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2例于EVAR后接受腹腔镜肿瘤切除术、1例接受开腹肿瘤切除术,4例因心肺功能欠佳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EVAR治疗效果。结果 EVAR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1个月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通畅。术后随访1~28个月,期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亦未见AAA/AAD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EVAR治疗AAA/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