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目前,术后辅助化疗,特别是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也较为熟知,但我院近来遇到4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出现血栓形成则较为少见,我们给予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食管 胃及胃 肠吻合过程中常遇到胃粘膜水肿外翻 ,直接影响吻合质量 ,重则发生吻合口漏。我们从 1998年开始采用弹性绑扎带行辅助食管 胃或胃 肠吻合术共 5 6例 ,术中有效防止了胃粘膜水肿外翻 ,同时可以有效阻止胃切缘渗血和胃内容物外溢 ,保持了术野清晰 ,提高了吻合质量。本组患者 5 6例 ,男 3 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7~ 73岁 ,中位年龄 43岁。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18例 (溃疡病 6例 ,胃窦癌 12例 )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3 8例(贲门癌 2 1例 ,食管癌 17例 ) ,其中器械吻合 2 3例。其方法 :弹性绑扎带选用直径 4mm乳胶管 ,以贲门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将胸顶以上食管游离至第1肋水平以上2~3cm,牵拉使胸顶以上食管进入胸腔3~4cm。荷包缝合后切开食管置入抵钉座至胸顶以上食管,胃经右胸上提,食管残端与胃底后壁最高点吻合,吻合后吻合口自动回缩至胸顶以上,将胃底向胸顶悬吊4~5针。结果:52例吻合均一次性完成,无失败或改作颈部吻合者。使用26号吻合器32例,24号吻合器20例,术后无吻合I:1瘘、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例,病理显示切缘癌残留1例,术后x线检查吻合口多位于胸骨切迹上1~2cm。结论:胸段食管癌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安全,手术并发症少,清除纵隔淋巴结彻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缓解恶性肿瘤病人腹水,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66例恶性腹水病人采用双路化疗(TRC)即腹腔内注入顺铂(DDP),同时静滴硫代硫酸钠(STS)。结果:总有效率(CR PR)87.9%,生存期延长,结论:双路化疗法治疗恶性腹水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1999-2005年我院行食管、贲门癌手术368例,其中围手术期发生心律失常32例,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心律失常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将胸顶以上食管游离至第1肋水平以上2~3 cm,牵拉使胸顶以上食管进入胸腔3~4 cm。荷包缝合后切开食管置入抵钉座至胸顶以上食管,胃经右胸上提,食管残端与胃底后壁最高点吻合,吻合后吻合口自动回缩至胸顶以上,将胃底向胸顶悬吊4~5针。结果:52例吻合均一次性完成,无失败或改作颈部吻合者。使用26号吻合器32例,24号吻合器20例,术后无吻合口瘘、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例,病理显示切缘癌残留1例,术后X线检查吻合口多位于胸骨切迹上1~2 cm。结论:胸段食管癌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安全,手术并发症少,清除纵隔淋巴结彻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感染是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甚至病人的生命。预防感染是围手术期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将我院 1998— 2 0 0 0年围手术期 2种不同方法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及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按文献 [1]手术切口分类为 、 类切口病人 5 2 4例 ,其中 类切口 44 4例 , 类切口 80例。男性 34 1例 ,女性 183例。年龄 14~ 81岁 ,平均 5 0 .6岁。1.2 方法 :所有病员随机分为 2组。术前组于术前 0 .5~ 6h开始使用抗生素。术后组于术后 2~ 8h开始使用。抗生素选择 ,在未确定病原菌及敏感药物时采用经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术前经临床判断为难以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进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艾恒L-OHP),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组成]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然后进行手术,结合手术根治情况,探讨胃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2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临床病理分期,术前均接受艾恒L-OHP,CF,氟尿嘧啶治疗:艾恒L-OHP 100m g/m2,静脉滴注2h,第1天;CF 2 0 0m g/m2,静脉滴注2h后注射氟尿嘧啶400m g/m2,后续氟尿嘧啶1 000 m g/m2以一次性输液泵48 h恒速静脉输入,第1,2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辅助化疗后27例中24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14例获得根治性切除,临床有效率为48.1%,其中3.7%(1例)完全缓解,44.4%(12例)部分缓解,33.3%(9例)病情稳定,18.5%(5例)病情进展。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感觉异常、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异常,乏力,对症治疗可缓解。无化疗相关死亡者。结论: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且均可控制,化疗时间短,对机体损伤小,易于接受,化疗后患者术中切除概率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铭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7):573-574
我院2002年-2007年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23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上切端残癌阳性8例,占3.59%,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剂量甲酰四氢叶酸钙(CF)与5-氟脲嘧啶(5-Fu)联合用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与5-氟脲嘧啶(5-Fu)600mg/m^2,分别静脉滴注。结果:5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CR8例,PR27例总有效率64.8%。结论:甲酰四氢叶酸钙作为生物调节剂与5-氟脲嘧啶联合用药疗效较单一用药提高疗效2.2倍,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造血系统,与单一用药反应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