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单纯后路多节段全脊椎切除,侧后凸畸形矫正技术的手术矫治效果和临床风险性。方法2003年1月~200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38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单纯后路多节段全脊椎切除的方法。全部病例手术前均行站立位X线脊柱全长片、核磁共振和三维CT重建等辅助检查,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手术前后侧后凸的矫正率、术中脊柱短缩,手术后整体平衡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进行1.5~3个椎体的全脊椎切除,术中测量脊柱短缩42 mm(31~62 mm),手术平均用时348 m in(280~510 m in),手术中平均出血量2010 m l(1400~3200 m l)。全部病例经过1~2.5年的随访,侧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56.3%(51.2%~64.2%);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率为75.6%(67.8%~81.4%)。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手术并发症包括3例出现一过性的脊髓损伤症状(1例一过性双侧下肢不全瘫、2例一过性单侧下肢不全瘫)和6例神经根性疼痛,未经特殊处理恢复正常,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经胃肠减压处理症愈。结论对于严重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单纯后路顶椎附近多个椎体全脊椎切除技术三维矫正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周转神经发生Wallerian变性时,它的启动,形态学,生物化学,各种活性物质表达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在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i CT-M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onventional 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C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4月~2011年9月,30例连续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根据患者自己的治疗意愿,11例采用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i CTMITLIF)进行治疗,19例采用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OTLI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医生和患者放射线的暴露剂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并采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i CT-MITLIF组手术时间、患者放射线的暴露剂量均显著高于COTLIF组(P<0.05);而i CT-MIT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COTLIF组(P<0.05)。术后3 d MI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术后1.5个月MITLIF组ODI评分显著低于COTLIF组(P<0.05)。术后X线评价融合率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三维CT导航下MI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5 ~ 68岁,平均45岁.采用单侧切口工作通道下完成MIS-TLIF手术,在完成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同一切口经棘突根部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进行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影像学和疗效评价.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工作通道下顺利完成椎管内减压、椎体间融合和混合内固定,无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平均手术时间(148±75) min,术中出血量(186±226) 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2±15)h,平均住院日(6±4)d,手术切口长度平均(29±4) mm,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平均长度(52 ±6) mm.患者术后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和CT显示混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经棘突椎板关节突螺钉均穿过椎板和关节突关节,术后随访期间腰痛和腿痛VAS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F=52.845,P=0.000;腿痛VAS:F=113.480,P=0.000; ODI评分:F=36.665,P=0.000).结论 单侧切口MIS-TLIF采用混合内固定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联合应用多种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治疗的18例成人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位及矢状位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13.4个月)。手术时间107~205min,平均手术时间135min;出血量150~1300mL,平均出血量238mL。术中未发生大血管、输尿管、肠管损伤等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出现屈髋功能障碍,其中5例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4例出现大腿前侧及腹股沟区浅感觉减退,术后1个月均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39.5。士5.60矫正至14.30土6.30,改善率为63.8%;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21.6。士3.1。增加到26.3。土2.1。,改善率为21.8%;VAS评分由术前的(8.3士1-3)分减小到(3.2士1.0)分,改善率为61.4%;ODI评分由术前的(44.6士2.2)分降至(11.8士5.2)分,改善率为73.5%。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矫形效果良好、固定稳固、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_(4-5)和L_5-S_1两个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序贯性纳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_(4-5)和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术后VAS、ODI评分改善程度及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年。L_(4-5)组手术时间为(91.0±18.1)min,L_5-S_1组为(114.5±1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组、L_5-S_1组评价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8.5±2.3)s和(16.9±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组平均VAS改善程度为5.9±1.7,L5-S1组为5.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ODI改善程度则分别为20.2±4.0和19.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 Nab评价中,L_(4-5)组为优26例,良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L_5-S_1组为优22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L_5-S_1节段手术较L_(4-5)节段难度大,但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开展PELD应先从相对简单的L_(4-5)椎间盘突出入手,积累到一定经验后再开展L_5-S_1节段。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笔者临床施治从痰、虚、瘀、热着手,取得良好疗效。兹将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显微外科修复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18  
6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外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周围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修复水平,丰富了周围神经外科的内容。本文就近年来杂志发表的有关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资料作一概述。临床方面一、努力提高周围神经修复的质量如何提高周围神经的修复质量一直是周围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CR患者资料,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25例(内镜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61±9.23)岁;采用ACDF治疗27例(融合组),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2±9.05)岁。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3±7.61) min,融合组手术时间(75.2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