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郭英俊  聂林  张皓轩 《山东医药》2013,53(19):85-87
骨骼是人体内重要的酸缓冲系统.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90%代谢酸是由人体骨组织与软组织缓冲的[1].由此可见,骨骼系统对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应的,酸性环境亦会影响骨骼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如释放Ca2等[2].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必定存在其相应的分子基础.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一组被称为"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的H+门控钠离子通道在骨骼系统与酸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多种病理过程如骨痛、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化、关节炎等,都涉及到了ASICs的表达或功能异常.本文将简要总结目前已知的ASICs在骨骼系统中的分布表达情况,并从骨痛、关节炎与椎间盘退化三个方面对ASICs的作用进行讨论总结,为临床上以ASICs为靶点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以用于后续的颈椎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选择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集其颈椎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网格划分,并添加椎间盘及主要韧带肌肉等结构,建立人体颈椎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施加2.0N·M的作用力,模拟颈椎在前屈、侧屈和旋转工况下的反应,与其他颈椎有限元模型和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整个模型包括C2 ~76个椎体、C2、3 ~ C6、75个椎间盘及后部结构与主要韧带,共有472 065个单元和98 708个节点.在模拟外力作用下,在前屈、侧屈和旋转工况条件下的活动度与之前的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结论]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逼真度,可以用于颈椎临床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探讨其重建或保留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置换节段、临近节段活动度的作用.[方法]回顾2009年10月~ 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行Mobi-C单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31例,其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2例.于术前、术后7d,术后1、3、6、12、24个月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数据采集.使用Odom评级、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观察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置换节段、临近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的活动度.[结果]2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 ~30个月,平均26.3个月.与术前相比,24个月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均有改善(P>0.05).术后颈椎活动度、FSU活动度、置换节段及临近节段活动度维持了术前水平.置换节段椎间高度均有恢复,上下临近节段椎间高度维持术前水平.[结论]使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行椎间盘置换术临床效果可靠,影像学资料显示术后可重建或保留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置换节段、临近节段活动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