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50-3350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62岁,以“胸闷2年,加重伴晕厥”为主诉入院,诊断冠心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心痛等药物,近2天来病情加重伴晕厥,四肢抽搐。查体:T37℃,P40次,分,R15次,分,BP16/10kPa。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停搏并结性逸搏心律。血脂及血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防止阿一斯综合征发作。用提升心率药物,持续心电监护,完善各种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治疗狭部以远A型和B型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12月,对26例狭部以远A型和B型股骨干骨折取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5min。骨折小切口处失血5~10ml。本组26例骨折均达或接近解剖对位。平均随访18.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10~16周),无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无1例感染,无一主钉断裂,髋膝关节功能均达术前,无膝关节内外翻发生,远端锁钉退出2例。结论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狭部以远A型和B型股骨干骨折的简易理想方法,具有投资小,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25例.结果 随访6~20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本组优20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92%.结论 采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对骨折端持续性加压,较易调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低弹性模量,适应证广泛,较易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胫骨内侧接骨板小切口取出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我科经小切口取出胫骨内侧接骨板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LCP)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48例锁骨中段长节段粉碎性骨折均采用LCP桥接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9~16周),无感染、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无接骨板、螺钉断裂,未发生畸形愈合。结论 LCP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手术简便、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减少了手术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密闭负压吸引(VSD)联合小腿双侧双蒂滑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VSD联合小腿双侧双蒂滑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所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未继发伤口感染或裂开,创面闭合后一期愈合。3例经历2次VSD治疗后闭合创面,12例仅行1次VSD治疗。15例均获随访,时间6~19(10±3.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未发生瘢痕挛缩,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VSD联合双侧双蒂滑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简单易行,皮瓣外形满意,成活率高。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建接骨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接骨板桥接内固定,并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6~3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5周(9~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无一例感染,无接骨板、螺钉断裂,未发生畸形愈合。结论重建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手术简便、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减少了手术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清晨峰流速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am%)、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ET-1和CysLTs水平。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1.4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ET-1和CysLT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ET-1和CysLTs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T-1和CysLT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界衄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由鼻病及全身疾病引起。重者出血量较多,可危及生命。1986年3月至1990年10月,我院五官科共治疗鼻衄449例,现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及年龄:性别:男性327例,女性122例年龄:本组最小者4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20岁。二、鼻衄原因鼻衄的原因较多,大致可分为局部、全身及未明确三类。本组236例由局部疾病引起;84例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血小板减少、高烧等全身原因引起;原因不明者共计79例。三、鼻衄部位鼻衄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以立氏区和鼻咽丛为多见。本组449例鼻…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反应: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由IgE介导而诱发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荨麻疹等。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是否有β-内酰胺素抗生素过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