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正常膝关节软骨分布及股骨髁承重区的软骨厚度特点,为膝关节病变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0名成人志愿者,男、女各50名,年龄20—30岁,平均25.3岁,膝关节均行MRI扫描。应用MIMICS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在矢状位窗面上测量膝关节各部位软骨最大厚度。选择膝关节正常运动时的承重区,测量承重区域软骨的最大厚度并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基于MRI图像行膝关节软骨三维重建,观察膝关节软骨的三维形态特征。结果:膝关节各部位的最大软骨厚度如下。胫骨外侧平台3.19mm,胫骨内侧平台3.07mm,股骨外侧髁2.93mm,股骨内侧髁3.19mm,股骨滑车软骨3.57mm,髌软骨3.75mm。不同性别与左右侧之间的软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股关节承重区软骨厚度大于其他区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正常膝关节各区域软骨厚度不同,胫股关节承重区软骨厚度大于非承重区域。基于MRI可以准确地测量膝关节各部软骨的厚度及重建膝关节软骨的三维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对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的模拟研究,为人工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假体植入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手段。方法:选择无明显髋关节疾病的15具成人尸体标本,对整个骨盆进行连续CT扫描,将CT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0.1软件,重建出股骨近端三维模型。通过计算股骨头中心和股骨近端中心线,建立股骨颈轴线并确定股骨头假体最佳植柄通道,进行虚拟植入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结果:各维度观察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通过股骨头中心,位于股骨颈的中央。股骨头定位针模拟植入后假体柄干角与术前颈干角相比呈轻度外翻位,侧方偏移和水平偏移度较小,达到预期植柄方位的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可以准确建立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个体化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1998年7月-2005年7月我们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顺行封闭式结肠灌洗、开放式肠腔引流,行一期切除吻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单层缝合吻合各种肠道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均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男 40例 ,女2 8例 ;年龄 2 8~ 6 5岁 ,平均 49岁。其中直肠吻合 18例 ,胃十二指肠吻合 30例 ,胆肠吻合 12例 ,小肠吻合 8例。方法与结果 :在肠道吻合的前后壁交界处上下各缝一针做定点 ,然后将后壁一分为二 ,二分为四地全层间断缝合。采用 Gam bee缝合与单纯间断缝合交替 ,即每两针 Gambee缝合中间加一针单纯缝合 ,根据肠道壁厚薄的不同 ,针距、边距均掌握在 3~ 5 cm。后壁线结打在腔内 ,前壁以同样的方法缝合 ,线结…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直肠破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性,75岁,于2006年5月入院。入院前便秘2d,入院前3h用力排便时突然出现腹部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时呈急性痛苦貌:T39.2℃,P92/min,R22/min,BP115/70mmHg(1mmHg=0.133kPa):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双肺底干湿性哕音,心音低钝。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杂音。腹部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反跳痛,以下腹部为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5g/L,WBC5.7×10^9/L:肝功、肾功无异常,电解质正常,腹部透视见双侧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肠内容物。入院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拟行剖腹探查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胆囊疾患的腹腔镜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年间两医院实施的110例75岁以上(平均77岁)老年人胆囊疾患经腹腔镜处理(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占全部LC的4.8%(110/2 270)。103例成功实施LC,治愈率93.6%;其中6例于术前或术后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5例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LC中转开腹7例(6.4%)。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5.5%),包括局限性腹腔积液2例,心肌梗死2例,胆瘘和胆管炎各1例。死亡1例(0.9%)。提示LC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可选择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等微创措施,尽可能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大肠癌致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25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行一期横结肠切除,3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1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做二期切除,5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10/80),围术期病死率2.5%(2/80);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54.3%和37.5%。结论术前对有伴发疾病的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单层手工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单层手工吻合的方法行保肛术。[结果]全组病人成功保肛,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4例,占11.4%,保守治疗痊愈;无吻合口狭窄。[结论]运用单层手工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切实可行;如术中、术后处理得当,术后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9.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有效的恢复膝关节生理力线、解除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功能,是治疗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的方法[1~3]。拟行TKA的患者通常伴有股骨远端解剖标志不清和形态的改变。TKA术中股骨假体的旋转力线是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假体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导致术后髌骨轨迹异常、膝前区疼痛、胫股假体部件间剪切扭转应力增加和屈膝不稳定等[4-5]。因此如何精确定位股骨远端各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低位直肠癌占70%,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对生命质量要求也就更高。当前已把根治癌肿,保全功能两者作为治疗的目标,因而保肛术已在当前的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占主导地位,手术要求比过去高的多,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围绕着癌肿根治和保存功能两方面进行发展和改进。下面就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