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8F-FDG PET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8个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18F-FDG PET显像,以鉴别肾上腺肿瘤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同期均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28个肿瘤中22个为恶性肿瘤(其中6个经手术或活检证实,16个随访证实),6个通过活检或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CT发现的19个肾上腺肿瘤中。17个为恶性肿瘤,^18F—FDG PET显像均为阳性。^18F—FDG PE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66.7%和92.9%。结论:^18F—FDG PET通过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程度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对肾上腺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率(SUV)相对较高,在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54例肾细胞癌的诊治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燕翔  方祖军  郑捷  杨醌  李强  张佐良  陈波  姚孟树  丁强  张元芳 《肿瘤》2004,24(3):248-250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54例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典型肾癌“三联征”的发生率为2.4%;肾癌偶发癌占45.7%.“肾外表现”主要有:贫血40.9%,消瘦14.6%,发热12.6%,高血压10.2%.病程<3个月占73.6%(187/254).辅助检查以B超、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占87.4%,术后结合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72.9%.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肾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相关.结论临床上无任何表现而体检偶发的肾癌日渐增多,典型的肾癌“三联征”已少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有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适当条件下的健康体检有积极意义.治疗仍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免疫治疗有积极的意义.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对肾癌的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四逆散加味对泌尿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四逆散加泽泻、滑石、牛膝、金钱草为基本方,剂量根据其主症偏衰定,肾结石以牛膝、金钱草为君;输尿管结石以泽泻,滑石为君;合并尿路感染以柴胡、金钱草为君;肾积水则以泽泻、牛膝为君并加服壮腰健肾丸。结果:总共27例服药30剂后,27例疼痛全部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异常。13例肾积水恢复8例;3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服药16剂,疼痛完全解除后,做激光碎石术;16例患者服药12剂左右后有小便排出异物的记录。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泌尿道结石效果可靠稳定,复发少见,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癃闭属前列腺增生,可用偏方向日葵髓心40克,瘦猪肉200克同煎,吃肉喝汤,效果较好,供试。举例患者男,78岁,2008年8月3日来诊。主诉:昨夜9时许突然小腹坠胀,小便艰涩,频频欲解,逐渐点滴不通,后用热毛巾外敷,小便少解,但小腹疼痛不除,前来就诊。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休,舌质淡红有齿痕,苔干薄黄,脉浮紧。因无尿未查尿常规。患者自述有前列腺增生病史3年。  相似文献   
5.
张佐良  丁强  杨鲲  李强  张鹏  李映川 《淮海医药》2007,25(5):389-392
目的 通过建立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改进传统隐睾动物模型的不足,创建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方法 本实验中使用Sprague-Dawky大鼠,大鼠分为4组:A组(n=28只)内分泌型隐睾组:孕大鼠于孕龄15~17 d注射氟他胺(剂量100 mg/kg)产下的隐睾仔鼠,未出现隐睾的做为药物对照组B组(n=30只)机械法隐睾组:新生期仔鼠切断睾丸引带,将睾丸放入腹腔内结扎鞘膜腔,使睾丸保留在腹腔内.C组(n=15只)药物对照组:经氟他胺处理未出现隐睾的雄鼠.D组(n=30只)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组又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30 d、60 d和90 d处死,检查外生殖器和睾丸、附睾的发育情况,称睾丸重量.组织学检查曲细精管直径、Johnson评分和生精上皮计数(CMSE).结果 内分泌型隐睾组32只,其中双侧隐睾4只,单侧隐睾28只.交配实验结果显示:A组受孕实验为阴性,受孕率为60%.B组和D组均为阳性,受孕率为100%.C组有9只受孕实验为阳性,受孕率为90%(P<0.05).组织学上,隐睾侧睾丸在性成熟后表现为曲细精管直径减小、Johnsen评分下降和生精上皮细胞计数减少、缺少精子.结论 通过对氟他胺诱导的(内分泌型)和传统的手术导致(机械法)2种隐睾动物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比机械法隐睾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临床上所出现的隐睾,该模型是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教师,而教师的优劣,又主要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进人90年代,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大批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相继退休,中青年教师成为各高校教学的主力军。对中青年教师而言,一方面,由于其教学时间短,教学水平尚待提高;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人心浮动,重心旁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这也是我省高校90年代初教学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从1994年起,我院以贯彻省教委(关于当前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10条意见)为契机,在抓教学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膀胱的排尿控制协调机制认识的深入 ,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逐渐减少。本文就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膀胱的排尿控制协调机制认识的深入,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逐渐减少。本文就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关于憩室病是胃肠道出血比较重要的原因问题,60多年来不仅一直有争论,而且还在不断地改变看法。在20年代认为结肠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肿瘤;到50年代则认为是憩室炎,其后为憩室病。于60年代,在寻找出血部位时发现憩室大多在左侧结肠,而出血则在右侧结肠。因此,在胃肠道出血的病人,即使找到憩室,仍应彻底寻找出血的原  相似文献   
10.
青黛不宜水煎服,宜冲服或丸散剂用。青黛,出自唐甄权所著《药性论》,别名青定花、青缸花等,临床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用。但是在应用上一般多采用煎服法。笔者认为其法不妥,因为青黛很难溶于水中。为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