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5岁,体重68kg,ASAⅠ级。拟在颈丛阻滞下行左侧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病史,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三大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无创血压监测(BP),心电监护(ECG)和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麻醉中加用安定致严重呼吸抑制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在氯胺酮麻醉中,遇4例因加用安定静脉注射致严重呼吸抑制病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16~61岁,体重48~62kg,术前均无呼吸系统病变。手术种类:烧伤削痂植皮、面部疤痕切除整形植皮、颈部皮肤癌切除、手背部肿物切除术各1例。术前用药均为鲁米那及阿托品,前3例入手术室后静脉滴注度冷丁50mg、异丙嗪25mg,10分钟后开始静滴含0.1%氯胺酮的葡萄糖溶液,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氯胺酮50mg。当手术进行30~40分钟时,患者出现肢体躁动并呻吟,遂给予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约3~5分钟后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口唇发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国产和进口安氟醚临床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心血管手术病人607例,随机分为国产安氟醚组(30.7)和发氟醚组(300例)。比较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ICU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肺部并发症和发生率以及术后死亡率。607例中随机抽出204例(国产组106例、进口组98例)测定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血清尿素氮(BUN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持续肋间神经,胸膜阻滞镇痛(简称“持续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导管直视下置于相应开胸切口的肋间神经旁及连同胸管一道置于胸腔,用0.25%布比卡因持续阻滞肋间神经与胸膜而达到镇痛效果,并与患自控静脉镇痛(PCIA)进行对比。结果:持续阻滞镇痛的结果与PCIA结果无显差异,无不良反应,无并发症。结论:持续阻滞镇痛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实用,效果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胸外科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卢增停  廖历兴 《河北医学》2005,11(3):219-222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异丙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P组,单纯异丙酚麻醉组;F组、T组、K组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芬太尼 0.75μg/kg、曲马多1m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 MAP、HR和 SpO2。记录各组病人异丙酚的首剂量和总剂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P组、F组 MAP、HR、SpO2 均下降(P<0.05、P<0.01);T组、K组 SpO2 无下降(P>0.05);F组、T组和 K组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 P组(P<0.01);F组离院时间长于其余三组(P<0.05)。各组满意率100%。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可获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小剂量氯胺酮或曲马多复合异丙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0.33%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T3-4间隙穿刺置管.Ⅰ组注入0.33%罗哌卡因,Ⅱ组注入1%利多卡因.观察比较两组麻醉阻滞前、阻滞后10、20、30min时HR、SBP、DBP、SpO2及VC、FVC、FEV1、MVV各参数的变化;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结果:①两组阻滞后10、20、30min时,HR均较阻滞前明显减慢(P<0.05)、SBP、DBP及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下降,但Ⅱ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较Ⅰ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33%盐酸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比1%利多卡因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86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轻比重CSEA,对照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结果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0.7%,显著低于观察组100%(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更短,麻醉药物用量更少(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应用小剂量轻比重CSEA具有起效快、效果好、药物用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镇静和躁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择期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A、B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滴鼻,B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滴鼻,C组麻醉诱导期给予生理盐水2.0μg/kg滴鼻,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镇静镇痛需求。结果 B组患儿躁动评分、疼痛评分以及Steward苏醒评分均高于A组和C组,且术后镇静镇痛率、不良反应率均低于A组和C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效果佳,可有效缓解躁动和疼痛;2.0μg/kg的剂量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