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19例单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男15例,女4例;年龄为18 ~53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15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 18 d,平均14.1d.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胭腘肌腱修复重建ACL、PCL,用十字带线锚钉固定修复MCL和LCL.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6~ 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14例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4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关节粘连引起僵硬.所有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前、后抽屉试验及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距离均<5 mm.术后12个月17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46.3±5.6)分提高至(89.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1,P<0.001);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64.5°±17.5°改善至12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0,P<0.001).结论 对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关节镜下重建ACL和PCL,同时修复MCL和LCL,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功能恢复快,关节粘连率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PCL断裂应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结果 13例术后平均随访9.5个月,疗效按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5例。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PCL具有创伤小、疗效优、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及翻修术并发坐骨神经(SN)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行THA 139例及翻修术6例,结果并发SN损伤5例,功能采用LSUHSC评分,对损伤者采取相应处理.结果 5例SN损伤,1例电刀热损伤,2例髋臼板钩压迫性损伤,2例牵拉性损伤.治疗后3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结论 THA...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术中彩超引导与术中X线透视定位取出四肢金属异物的比较,探讨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的优势。方法自2009-02—2014-03,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42例(彩超组),术中X线透视取出四肢金属异物44例(X线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颗粒状及针状金属异物取出术中,彩超组较X线组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彩超引导取出四肢金属异物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取出快速,且能避免术者及患者X线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7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采用腓骨骨折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9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5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软组织及骨感染.腓骨骨折均愈合;胫骨达解剖复位66例,功能复位31例.胫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7例为14~24周,10例26~40周延迟愈合(6例经髓内钉动力化后愈合,4例取髂骨植骨后愈合).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81例,良11例,可5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性好,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内引流术治疗与膝关节腔相通腘窝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膝关节腔相通的腘窝囊肿的关节镜手术方法。方法:36例经MRI检查证实与膝关节腔相通的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内引流术,并进行了临床评价。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3个月,平均1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1.8±4.2)分提高到术后(86.8±2.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方法,患者术前为Ⅰ级1例,Ⅱ级12例,Ⅲ级23例,术后的结果为:0级12例,Ⅰ级19例,Ⅱ级5例。结论:关节镜内引流术治疗与膝关节腔相通的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同时可处理伴发的关节内疾病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下胸、腰椎结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胸、腰椎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4-72岁,平均年龄39.2岁。对其应用胸、腹腔镜辅助下的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对不完全性截瘫病例同时进行脊髓减压术,对骨缺损较大者行植骨术,脊柱不稳定者增加钉棒或钉板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手术时间145min;出血量150-1750ml,平均出血量564ml。全部病例随访1-5年,平均随访2.8年。影像学检查显示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充分,椎间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无松动;并发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完全恢复。1例L4-L5结核并腰大肌脓肿及右大腿脓肿患者大腿脓肿复发再次行搔刮治愈。结论胸、腹腔镜辅助下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可做到良好的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具有组织损伤小、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人路的小切口对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3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入路,应用腹腔镜、自制手术器械,进行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病例的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果全部病例切口Ⅰ期愈合,椎管内骨块清除彻底。椎管减压充分,植骨块融合良好,内固定器无松动;1例L4椎体爆裂性骨折、马尾神经受压病例同时还伴有T6骨折、完全性截瘫,术后脊髓功能未恢复;4例圆锥、马尾神经受压,术后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后腰肌间隙人路的小切口腰椎手术,可以完成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脊髓圆锥、马尾神经压迫症的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