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沙斌 《现代医院》2007,7(2):42-43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重建钢板对76例87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87侧骨折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0个月。结果按天津张铁良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87侧骨折中,优48侧,良27侧,可12侧,优良率86.2%。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5年前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62个椎体行成形术后5年的疗效,通过VAS评分、骨密度检查来评价,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5年的随访,患者腰痛症状术后5年内均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术后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骨密度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骨密度在术后前3年改善明显,随后两年进展缓慢,统计学上术后骨密度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并发症中骨水泥渗漏较多,渗漏率达45.7%,有骨水泥肺栓塞、术后邻近椎体发生压缩骨折、穿刺节段错误等并发症发生,但总体上不严重.结论 椎体成形术虽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但作为一种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它的中期疗效仍然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30例临床疗效评价,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采用连续检查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情况,早期诊断,并使用吸氧、地塞米松、丹参注射液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3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结果:33例中32例抢救成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救治脂肪栓塞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东莞市中 医院收治的 100 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观 察组给予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体后缘高度比值、Cobb 角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 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体后缘高度比值、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 椎体后缘高度比值、Cobb 角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路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固定,配合内服舒筋驳骨片。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12~18个月未出现椎体高度的明显丢失、沉降等现象。均无腰背肌萎缩、无力、不适。术后半年疼痛直观模拟量表(VAS)计分为(1.04±0.68)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年腰椎JOA评分为(27.36±1.1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年MR.多裂肌横断面面积为(776.51±187.74)mm2,椎旁肌萎缩不明显。结论:微创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出血少、疼痛轻、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等近期治疗效果,远期不残留腰痛及平背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棘突间内固定(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 将椎管狭窄症及腰椎失稳症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融合组应用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处理,Coflex组给予微创棘突间内固定治疗,保守组给予保守治疗.记录并比较3组VAS评分及X线的相应椎节活动度,同时对融合、Coflex组两组手术失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壮骨强筋片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50例(共17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PVP加壮骨强筋片治疗,对照组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疼痛、骨密度(BMD)、血钙磷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相关情况基本相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在骨密度(BMD)、血钙磷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配合内服壮骨强筋片,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提升骨密度、防止相邻椎体再骨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