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重度烧伤合并真菌性脓毒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其次是毛霉菌和曲霉菌。这些真菌感染发病率虽不及细菌感染率高,但临床表现往往与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鉴别诊断常有困难,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亡[1]。我科救治2例特重度烧伤合并真菌性脓毒血  相似文献   
2.
肩肱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方法:采用瘢痕广泛松解、双侧或单侧肩肱皮瓣转移,同时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供瓣区创面。结果:本组21例中,17例手术一次性完成,4例分两次完成。不但改善了患者的上肢功能,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颈部的活动度。结论:瘢痕广泛松解、双侧或单侧肩肱皮瓣转移,同时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供瓣区创面是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例会阴部撕裂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例,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创面;对照组4例患者采用原伤口处引流联合VSD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道引流联合VSD技术修复会阴部撕裂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应用三维适形(3D-CRT)方法的临床作用。方法:35例患者接受3D—CRT治疗,整个治疗期间配合脱水治疗以降低颅压。结果:35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3D—CRT治疗肺癌单发脑转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瘢痕性秃发不仅使患者产生痛痒等不适,而且影响美观而增加其心理上的压力和创伤.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者由于皮源缺乏,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皮肤组织扩张术的进一步应用,显示出良好修复效果和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应用于头皮瘢痕性秃发的整形修复,已成为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有效方式之一.本科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对9例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者应用多个扩张器连续扩张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本组53例均采用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年龄3 ̄17岁,中位年龄9岁;阴茎型14例(非冠状沟型),阴茎阴囊型33例,阴囊型6例。结果本组53例皮瓣全部成活,尿瘘3例,尿道憩室2例,无尿道狭窄。随访6个月至3年,阴茎勃起功能正常,排尿通畅,无毛石形成,3 ̄6患儿疗效更好。结论本术式有可靠的解剖学结构作基础,疗效显著,但是本术式只适用于阴茎型、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7.
王红旗  崔树英  朱旭勇 《医学信息》2006,19(12):2159-2160
目的 探讨应用3D-CRT联合全脑照射治疗肺癌单发脑转移的临床作用。方法 25例患者,15例先行全脑放疗,再行放3D-CRT治疗;10例先行3D-CRT治疗,再行全脑放疗。整个治疗期间配合脱水治疗。结果 25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3D-CRT合并全脑放射治疗肺癌单发脑转移是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儿童颜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3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8例颜面部Ⅱ度烧伤患儿采用湿润烧伤膏( MEBO)换药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208例患儿创面全部一期愈合,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浅Ⅱ度为10.67 d ±1.03 d,深Ⅱ度为16.32 d ±2.24 d;浅Ⅱ度烧伤患儿无瘢痕形成,皮肤弹性正常,无明显色素沉着,深Ⅱ度烧伤患儿中14例有非增生性软瘢痕形成,暗红色、略高于皮肤表面,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结论 MEBO治疗儿童颜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患儿痛苦小,创面愈合快,色素沉着轻,瘢痕形成率及器官伤残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崔树英  李济福  张功宝 《医学信息》2006,19(8):1474-1475
烧伤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其次是毛霉菌和曲霉菌等。这些真菌感染发病率虽不及细菌感染率,但是感染率逐渐增高。临床表现往往与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鉴别诊断常有困难,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人常在短期内死亡。我科救治37例特重度烧伤合并真菌性脓毒血症患者,及时控制病情,使患者救治成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改良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耳孔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整形烧伤科2015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耳孔成形术者106例。将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改良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和对照组(耳钉枪穿刺法),每组53例(106个耳孔)。两组术后均给予定期换药等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后感染率、疼痛评分、术后1年耳孔闭合率及瘢痕率等指标,探讨两种耳孔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就医者术后感染比较,治疗组创面感染1例(0.94%),明显低对照组的创面感染5例(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86,P=0.017);治疗组就医者术后疼痛NRS评分为(2.02±1.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P<0.001);两组就医者术后1年耳孔闭合率观察,治疗组耳孔闭合3例(2.83%),与对照组的5例(4.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P=0.471);两组就医者术后1年瘢痕发生率观察,治疗组瘢痕形成0例(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