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PKP方法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其中男18例,女45例,年龄62~91岁,平均75.3岁。所有患者为外伤后腰背部严重疼痛,行走受限,但均无神经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X线和MRI)证实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症:骨质疏松63例,高血压37例,冠心病10例,贫血29例,糖尿病26例,慢阻肺11例,胃炎及消化性溃疡8例。回顾总结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63例患者中,手术前并发症9例(14.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7例(26.9%)。其中手术前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1例,电解质紊乱2例,尿路感染2例,中度贫血2例,电解质紊乱合并中度贫血1例,坠积性肺炎合并神智淡漠、谵妄1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骨水泥相关并发症9例(14.3%),其中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毒性反应,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出现相关临床症状);非骨水泥相关并发症3例(4.76%),穿刺局部血肿1例,一过性神经损伤1例,术后左侧肋间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7.93%)术后出现一过性的痛觉过敏。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导致严重后果。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并不少见,经积极处理一般无严重后果,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92例(112个椎体).在C形臂X线透视下,先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伤椎内置入2枚球囊扩张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取出球囊,将含钡骨水泥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92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2±0.6)分减低为术后的(1.2+0.5)分(P<0.05),术后24h均可下地活动,术后X线片示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27.5°±1.2°矫正为14.0°±0.9°(P<0.05).5例有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两侧,2例因上终板破裂而漏入椎间隙,但均无临床症状;2例术后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疗法治愈;术后有39例(42.39%)遗有下腰部下坠感,经过腰背肌锻炼后在2个月内症状逐渐消失;无肺梗死、神经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特别对于高龄患者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序列.  相似文献   
3.
颈胸交界区由于肩胛骨等组织结构的干扰 ,使得该区后路手术显露十分困难。因而有些学者主张劈开胸骨从前方入路。颈胸交界区脊柱前方结构复杂 ,由此入路 ,往往需求助于胸外科医师 ,限制了该区手术的开展。因此该入路也不是理想的切口。作者应用肩胛骨旁入路 ,处理颈胸交界区病变2例 ,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者周×× ,男12岁 ,住院号 :024473。因反复低热 ,全身消瘦1年入院。半年前 ,其母发现患儿后背逐渐后突驼背 ,误认为是学习用功后姿势性驼背。2个月前 ,患者颈胸交界区疼痛明显 ,驼背加重 ,影响睡眠 ,…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1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3例中,男101例,女52例,年龄16~78岁,平均38岁。骨折部位:近段30例,中段68例,远段55例。骨折类型:粉碎形63例,螺旋形30例,横断形16例,长斜形18例,多段骨折26例。Ⅰ度开放骨折为42例,Ⅱ度为78例,Ⅲ度为33例。皮肤损伤分类:Ⅰ01为35例,Ⅰ02为44例,Ⅰ03为57例,Ⅰ04为25例。63例合并颅脑损伤,内脏损伤或其它骨折。致伤原因:车祸93例…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4年11月~1998年3月用自制“可控式双联杆外固定架”治疗外伤性跟骨骨折25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9~76岁,平均36.6岁,伤因:均为高处坠落伤,其中左足10例,右足14例,双...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外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我院从1994年11月开始,用自制可控式双联杆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15例,随访最长2年6个月,最短4个月,平均10个月。Bohler角恢复在20°—45°之间,且不需切开复位,不易移位,术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钳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螺旋融合器或颈椎带锁钢板进行同期前后路减压重建 ,一次性手术治疗 ,并进行分析。方法 :对 1 6例颈脊髓前后受钳夹的颈椎病患者 ,先后路颈椎扩大式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后行前路减压 ,颈椎椎间螺旋融合器或带锁钢板内固定植骨术 ,术后采用JOA 1 7分法进行测评。结果 :平均随访 2 3个月 ,1 6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高 ,其中 2例大小便障碍者括约肌功能恢复 ,脊髓功能改善率 75 .6 %。结论 :本手术方法减压彻底 ,安全有效 ,颈椎螺旋融合器和颈椎带锁钢板的应用解决了颈椎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椎体后突成形术的骨水泥外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和预防办法。方法: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4例(18椎),男6例,女8例;年龄64~81岁,平均74.5岁;下胸椎6例,腰椎8例。椎体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后进行分析,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外漏进行分类,分析骨水泥外漏的可能原因、危险性以及预防对策。结果:14例随访1~8个月,平均6.2个月。14例中骨水泥外漏4例,分别漏向椎体的前、后、侧方及椎间隙,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骨水泥外漏是椎体后突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外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调查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4623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发生相关的患者个人基本资料、治疗及其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08%,其中手术时间≥3h的感染发生率为3.03%,高于<3 h者;急诊手术的感染发生率为4.28%,高于择期手术;Ⅲ类切口为3.06%,高于Ⅰ、Ⅱ类;下肢骨折为2.70%,高于上肢骨折;住院时间≥2周为3.27%,高于<2周者;年龄>60岁者为2.94%,高于≤60岁者;并发基础疾病≥3种者为8.00%,高于<3种者;术前合并其他感染者为7.02%,高于无感染者;抗菌药物应用种类较多者为6.43%,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与个人基本资料、治疗及其他情况有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8年10月~2003年6月,共发生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15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