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制器械行微创术治疗股骨颈非头下型骨折与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将每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并发症、患肢持重时间及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术后比较,利用自制器械行经皮导管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优良率高,并发症少,γ钉组并发症较多.结论:对于股骨颈非头下型骨折,经皮导管加压螺纹钉行微创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定位一手术仪和传统定位器定位精确度比较,对定位一手术仪的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取8根股骨(左右各4个)和4具经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成人尸体标本,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定位一手术仪和传统定位器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后定位针的旋转角度和进针深度与预先设置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定位一手术仪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位精确度在±1.5°,颈干角为±1.68°,进针精度≤±1mm,而传统定位器的前倾角精度为±2.98°,颈干角为±4.68°,进针精度远大于±1mm。结论用定位一手术仪进行术前定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定位—手术仪和传统定位器定位精确度比较,对定位—手术仪的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取8根股骨(左右各4个)和4具经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成人尸体标本,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定位—手术仪和传统定位器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后定位针的旋转角度和进针深度与预先设置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定位—手术仪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位精确度在±1.5°,颈干角为±1.68°,进针精度≤±1mm,而传统定位器的前倾角精度为±2.98°,颈干角为±4.68°,进针精度远大于±1mm。结论用定位—手术仪进行术前定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引流术     
引流同显露、止血、打结及缝合等技术被称为外科基本手术操作。现就常见腹腔外引流术做一简介。引流指征腹腔引流指征可分预防及治疗两种。对治疗性引流的应用意见比较统一,仅需选择引流类型和放置方法。腹部手术后若有产生渗血、积液及消化道瘘的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阵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行妇产科手术治疗的123例患者分为单纯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41例)、连续硬膜外微量镇痛泵注射组(B组、41例)以及微量镇痛泵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41例),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C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其镇痛优良率(95.1%)与B组(80.5%)和A组(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95.1%)和A(73.1%)、B组(80.5%)患者轻度镇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4.9%)和A组(29.3%)、B组(19.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镇痛泵注射联合静脉自控联合技术对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镇痛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2003年2月—2007年4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孕妇113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为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上升,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是骨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人多需截肢。我利最近对一名股骨上段骨肉瘤患者施行保留肢体的瘤移骨截除带股骨全髋置换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4岁。因左大腿疼痛一年逐渐加剧,外院活检病理诊断为“左股骨恶性肿瘤”于1987年12月29日住入我科。  相似文献   
8.
肢体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以往被人过分夸大。它被认瘤为体有滋养动脉,手术出血多而不易控制。本组19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和术前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并无滋养动脉作者认为:肢体海绵状血管瘤随人体生长而增大,自行退化消失很少见,宜尽可能手术,切除瘤体前应找到临近所属动脉和静脉,并加以控制。只要术中认真仔细操作,不易控制的大出血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病人 ,3 2岁 ,孕4 产1 存1 ,平时月经规律。停经 3 8d ,阴道流血 2d ,量少 ,无腹痛 ,尿妊娠免疫试验 (+ ) ,诊断先兆流产 ,在外院保胎治疗 6d ,阴道仍流血 ,多于月经量的 2倍。考虑难免流产 ,院外行负压吸宫术 ,术中出血约 40 0mL ,经对症治疗后血止。术后仍阴道流血 ,量时多时少 ,再次清宫。术中子宫出血呈喷射状 ,约 10 0 0mL ,经对症治疗同时转本院治疗。妇科查体 :外阴血迹 ,阴道内有大量血块 ,鲜红色血液从宫颈管流出 ,宫颈着色 ,增粗 ,呈桶状 ,约 5cm ,宫体前位 ,略大于正常。B超提示 :宫颈占位。诊断为宫颈妊娠。纱布填塞…  相似文献   
10.
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十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由于无特殊症状,临床常误诊为良性肿物而行单纯切除导致复发。我院自1987年11月~1990年11月共收治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