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T型钛钣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骨科治疗的160例Bart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钛钣内固定术治疗.术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8"字缝线固定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7~15岁,平均11.8岁;左膝11例,右膝5例;运动损伤12例,交通伤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6例。使用肩关节过线器分别穿过前交叉韧带于胫骨止点处的前中1/3和中后1/3,分别带入1根2号Ethibond缝线,于撕脱骨块前方交叉,通过胫骨髁前置双隧道牵引复位,固定。术后随访24~36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X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复查X线片示骨性愈合。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5.8±4.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3,P0.01)。结论关节镜下双"8"字缝线固定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效果好,固定牢靠,临床效果良好,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冀中能源邢矿集团总医院收治80例不稳定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40例,应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2~85岁,平均68. 8岁;致伤原因:摔伤29例,道路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分型:II型20例,III型20例。置换术组40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3~84岁,平均68. 7岁;致伤原因:摔伤30例,道路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分型:II型21例,III型19例。术后平均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置换术组(P <0. 05)。PFNA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 00%)低于置换术组(22. 50%,P <0. 05);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 50%)高于置换术组(75. 00%,P <0. 05);PFNA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84. 24±8. 61)分高于置换术组(79. 48±6. 32)分(P <0. 05)。结论不稳定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小,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