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患者,53岁,因"右小腿发现包块3个月"入院。查体:右小腿腓骨中段外侧可触及质硬肿物,大小约4 cm×3 cm,无活动度,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物皮肤表面皮温不高,无压痛。右下肢感觉、运动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X线片示(图1a)右腓骨中段后外侧见一宽基底突起高密度影像,垂直于腓骨干,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诊断考虑为骨软骨瘤;CT检查考虑诊断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图1b)。入院后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与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虎121挛缩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创伤后虎口挛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重建虎口18例(A组),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虎口17例(B组);比较2组术后患者皮瓣外观及存活情况,以物理测量评价临床疗效,对组内、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35例皮瓣均成活。A组中2例远端部分浅表坏死,B组中有1例远端部分坏死、3例远端部分浅表坏死、1例桡神经深支部分损伤。术后6个月,A组虎口宽度增加(32.11±3.07)mm,虎口角增加58.78°±4.73°,AMA系统拇指功能损害值平均减少17.06%±5.35%;B组虎口宽度增加(31.71±2.57)mm,虎口角成人增加58.82°±3.76°,AMA系统拇指功能损害值平均减少15.96%±4.06%,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2组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与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虎口挛缩效果相近,但在操作简便性及安全性方面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修复术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姜明久 《黑龙江医药》2010,23(1):108-1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笔者于2007年2月~2009年3月采用三联疗法即牵引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SH)、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84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1病历资料 患者,女,43岁.主诉右侧腰背部疼痛、不适5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椎活动略受限,T12~L2棘突旁压痛、叩痛(+),无放散痛,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肌力Ⅳ级,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右侧腰大肌内可见类圆形囊性占位;腰椎MRI报告:右侧腰大肌囊性病变,未能明确性质.诊断为:腰大肌肿物.手术:右侧肾切口,分离至L2水平至腰大肌,完整剥出肿物约有鸡卵大小,切开见囊内为淡黄色液体及豆腐渣样物,并有少量毛发(图1~3).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5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折愈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与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血清WBC、CRP、ESR、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VAS评分与骨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平均清创次数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再次手术比例低于A组,感染控制比例高于A组。结论 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平均清创次数、血清炎症指标、再手术率及感染控制率,骨折愈合情况更优,术后早期疗效显...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