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G)E2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4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的手术治疗患者,其中膨隆型12例,破裂型15例,游离型15例,取材部位为紧贴神经根突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内残存的椎间盘组织(B部位)。术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所有患者坐骨神经痛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GE2含量。结果 A部位PGE2含量自膨隆型、破裂型至游离型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部位PGE2含量高于B部位(P<0.01);PGE2含量与患者坐骨神经痛VAS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r=0.848,P<0.01)。结论 PGE2参与了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发病机制,PGE2含量与坐骨神经痛程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在骨科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72例择期行脊柱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30例,术前1日抽取静脉血5mL,术前2h实验组口服塞来昔布400mg,对照组不服药物,术后即刻抽取静脉血5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COX-2和PGE2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前COX-2:104±73.4ng.mL-1;PGE2:414.9±192.3pg.mL-1,术后COX-2:98.3±56.5ng.mL-1;PGE2:350.5±143.6pg.mL-1;对照组术前COX-2:102.4±69.5ng.mL-1;PGE2390.3±110.9pg.mL-1术后COX-2:109.0±68.7ng.mL-1;PGE2494.4±248.0pg.mL-1手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GE2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塞来昔布能有效抑制手术创伤引起血清PGE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赛来昔布和帕瑞昔布钠用于围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将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2例采用赛来昔布和帕瑞昔布钠进行围术期镇痛,在术前2h给予赛来昔布400mg、术后即刻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肌内注射、以后每12小时1次,共6次,进行围术期镇痛;对照组30例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药液为芬太尼混合液。2组均在术后24、48、72h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在术前、术后即刻和48h测定血清中COX-2和人前列腺素E(PGE2)。结果 2组的VAS评分在术后24h和48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2组血清COX-2和PG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即刻血清COX-2和PGE2均下降,但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血清COX-2和PGE2均下降,且与术后即刻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术后即刻血清COX-2和PGE2均升高,而且PGE2浓度术后即刻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血清COX-2和PGE2均较术后即刻下降,但术后48h与术后即刻血清COX-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GE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即刻2组血清PGE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COX-2和PG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赛来昔布和帕瑞昔布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假体和股骨近段髓腔横断面的匹配非常重要,模板测量法术前预测股骨假体型号准确率低,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前预测假体型号。 目的:探讨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在全髋关节置换前选择股骨假体型号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方法:收集58例(65髋)初次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髋关节置换前使用CT测量股骨颈髓腔内侧径,并利用股骨颈髓腔内侧径对比股骨假体型号大小术前选择假体型号,以采用模板测量法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股骨颈髓腔内侧径与各假体系统的假体型号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r=0.84~0.85;P < 0.05),说明应用股骨颈髓腔内侧径作为全髋关节置换前选择假体型号具有可行性。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优秀率及优良率均高于模板测量法的优秀率及优良率(P < 0.01,P < 0.05)。当年龄> 45岁时,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选择的假体型号优秀率可达66%,高于模板测量法的32%(P=0)。说明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时,采用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预测股骨假体型号准确性高于模板法,并且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更适用于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为突出椎间盘组织对邻近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压迫损害,主要包括牵张和压迫两种机制;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是一种发生炎性改变的组织,表达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刺激邻近神经根,诱发坐骨神经疼痛性改变;突出椎间盘组织还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临床疼痛程度与自身免疫反应程度密切相关;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出现多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神经纤维长入,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纤维生长,神经纤维在诱发坐骨神经疼痛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与坐骨神经痛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股骨近段CT扫描与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mm,平均(49.6±5.1)mm;T20宽径13.3~29.1mm,平均(22.4±3.4)mm;T20内侧径7.2~14.6mm,平均(10.6±1.6)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mm,平均(28.7±4.4)mm;T0内侧径4.3~13.0mm,平均(8.1±1.7)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mm,平均(14.1±3.1)mm;N宽径6.1~17.9mm,平均(10.2±2.9)mm;N皮质厚度2.7~12.7mm,平均(7.5±1.8)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 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 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 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 mm,平均(49.6±5.1) mm;T20宽径13.3~29.1 mm,平均(22.4±3.4) mm;T20内侧径7.2~14.6 mm,平均(10.6±1.6) 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 mm,平均(28.7±4.4) mm;T0内侧径4.3~13.0 mm,平均(8.1±1.7) 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 mm,平均(14.1±3.1) mm;N宽径6.1~17.9 mm,平均(10.2±2.9) mm;N皮质厚度2.7~12.7 mm,平均(7.5±1.8) 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 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 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 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 mm,平均(49.6±5.1) mm;T20宽径13.3~29.1 mm,平均(22.4±3.4) mm;T20内侧径7.2~14.6 mm,平均(10.6±1.6) 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 mm,平均(28.7±4.4) mm;T0内侧径4.3~13.0 mm,平均(8.1±1.7) 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 mm,平均(14.1±3.1) mm;N宽径6.1~17.9 mm,平均(10.2±2.9) mm;N皮质厚度2.7~12.7 mm,平均(7.5±1.8) 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mm,平均(49.6±5.1)mm;T20宽径13.3~29.1mm,平均(22.4±3.4)mm;T20内侧径7.2~14.6mm,平均(10.6±1.6)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mm,平均(28.7±4.4)mm;T0内侧径4.3~13.0mm,平均(8.1±1.7)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mm,平均(14.1±3.1)mm;N宽径6.1~17.9mm,平均(10.2±2.9)mm;N皮质厚度2.7~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变组4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42例因腰椎间盘突出并具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突起型12例,破裂型15例,游离型15例,取材部位为紧贴神经根突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内残存的椎间盘组织(B部位)。对照组5个标本取自1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1~S1椎间盘组织,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术前对所有患者的坐骨神经痛严重程度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OX-2和PGE2的含量。结果 COX-2和PGE2在腰椎间盘突出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突出组A部位COX-2和PGE2的含量从突起型到→破裂型→游离型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出组A部位COX-2和PGE2的含量要高于B部位(P0.01);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PGE2的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63,P0.01);PGE2的含量与患者坐骨神经痛的VAS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r=0.848,P0.01)。结论 COX-2与PGE2的含量密切相关,并参与对PGE2表达的调控;PGE2的含量与坐骨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