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1.
R6sume0bjectiILebutestd,dluciderlerOleinducteurdbstdogdnesejoudparles/ibroblastesdermiques.WthodesLes/ibroblastesetlescellulesdPithdlialesprovenantdeslaPinsetdelapeauhumaineontdteisoldset4tudtdsparlesmdthodeshisto-chimiques,immuno-histo-chimiquesetbiochimiques.RdsuItatsDesnodulesosseuxontdtdtrouvdsdanslesculturesmixtesdefibroblastesetdecellulesdPithdliales.DurantlapdriodeprolofdrativedefOrmationdesnodulesosseux,onconstateaussiplusdecellulesdcolorationkdratiniquepositive(cellulesiPithdliale…  相似文献   
2.
家兔去卵巢后血清酶和骨元素变化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去卵巢后家兔血清酶和骨元素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家兔12 只,7 月龄。术前取血,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作为术前组。手术摘除二侧卵巢,饲养8 个月后,取血清测定上述三种酶活性作为术后组。家兔处死,取髂骨作为实验组。另取15 个月龄完整家兔12 只,处死,取髂骨作为对照组,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髂骨的钙、镁、钠、锰、锶和钾元素的含量。结果 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20 .06 ±8 .20)U/L、(19.06±5.46)U/L和(14.04±1.67)U/L,术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14.60±4.64)U/L、(11 .04 ±4.10)U/L和(4 .44±2 .10)U/L,摘除卵巢后上述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 P< 0 .001)。家兔切除卵巢后实验组髂骨镁元素含量为(4.44±0.19)mg/g,对照组髂骨镁元素含量为(5.40±0 .32)mg/g。实验组髂骨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 。钙、钠、锰、锶和钾元素含量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成年家兔去卵巢8 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3.
用胶原酶消化的方法分离大鼠颅盖骨骨细胞,该细胞可形成一种骨样基质,在体外有β-磷酸甘油存在的条件下,不到两星期即可发生矿化。这一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矿化大鼠成骨细胞样细胞培养系统可合成Ⅰ型、Ⅴ型、微量Ⅲ型胶原、骨钙素和骨ALP同工酶。在骨小结形成时可以检测到培养基中的骨钙素,且矿化时数值进一步提高。在矿化阶段ALP活性升高,同时还存在另一种形式的ALP,因而这种培养物可以作为研究矿化过程中骨特异性蛋白功能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股骨上端骨折在老年人中是常见的,虽然大多数青年人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损伤后能够完全复原,但在老年人中却能导致相当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损伤反应中与年龄相关的变化是导致这些不利影响的因素。这些变化之一就是血浆皮质醇的浓度,有一种观点认为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升高是中枢驱使的皮质醇合成作用增强的结果。用免疫放射计测定法(IRMA)测定老年损伤病人和对照组血样中ACTH浓度,同时测定ACTH前体多肽的浓度。测定下列对照组受试  相似文献   
5.
在脊柱手术中采用运动皮质电剌激和下肢肌肉记录技术,尽早监测脊髓运动路径变化,以避免不可逆的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6.
诱导性人工骨膜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研究研制了一种诱导性人工骨膜。方法 用猪真皮提取纯化胶原,盐析法制备胶原膜,并用此吸附BMP,制备成胶原-BMP人工骨膜。用大鼠桡骨3mm长骨缺损作为骨折模型。设空白、单纯胶原膜、胶原-BMP膜包绕骨折段以及新鲜同种异体植骨共4组。术后0.5、1、2和3个月分批处死各组大鼠数只,处死前2天每只大鼠腹腔内注射钙黄绿素80mg/kg。处死后分别行X线和软X线摄片,血清BGP测定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胶原-BMP人工骨膜组的上述多项检测指标均表明其成骨效能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 作者认为该组成骨效果优良的原因是由于胶原膜吸附了BMP,同时具有骨诱导和骨引导的两种成骨作用,而仅胶原膜包绕骨折段的单纯骨引导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计数10~6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于培养瓶内培养,共10瓶。每周测培养液中透明质酸、羟脯氨酸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培养液的透明质酸含量从第2周的139.52ng/ml上升至第9周的2711.92ng/ml,表明细胞培养时,透明质酸释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从第2周至第9周羟脯氨酸含量都约1μg/ml,羟脯氨酸含量与培养时间关系不大。第2周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力较低,以后逐渐上升,至第4周上升至较高水平,以后持续波动在该水平直至第9周,表明碱性磷酸酶与成骨活动活跃有关。  相似文献   
8.
诱导性人工骨膜成骨效应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人工骨膜,探讨它在肌内诱导成骨中的生物效应和吸附BMP的最佳含量,以求得最佳的量效关系。方法 先从猪皮中提取纯化胶原,制成厚约1mm的白色、柔软易折叠的胶原膜,以每10mg胶原膜为载体,分别吸附不同含量的猪BMP。  相似文献   
9.
煅自然铜中硫化物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煅自然铜中硫化物含量测定的研究李轩贞,张世臣,刘智伟,罗卫东,王智兴,夏筠,张凤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北京100029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煅自然铜;硫化物;含量测定中药自然铜是中医伤科接骨要药。我国历版药典收载的自然铜(Pyr...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来源自然铜炮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样品中总硫、单质硫、FeS2和Fe7S8,为指标,用同一工艺对不同来源的自然铜进行炮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自然铜其炮制品成分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