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限制性脱水(restricted dehydration,RD)对血液透析新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96例新患者,平均年龄(47.8±11.2)岁;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首次透析时随机分入限制性脱水组(restricted dehydration,RD)及非限制性脱水组(unrestricted dehydration,UD);所有入组患者尿量均≥1 000 mL/d,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每周透析3次;每3个月统计患者尿量,24 h尿肌酐清除率,复查透析前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生化指标;每6个月计算患者心胸比。首要终点为顽固性高血压、浮肿、心脑血管意外、重度贫血、死亡;次要终点为少尿。所有入选患者随访1年。结果随访结束时RD组6人达到次要终点(少尿),8人达到首要终点(6人高血压、2人水肿合并心衰)。UD组16人达到次要终点(少尿),2人进行了肾脏移植,退组。随访结束时RD组与UD组相比,平均尿量分别为(778±309)mL和(471±212)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78.79%和77.4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蛋白达标率分别为81.27%和82.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D对新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具体医疗条件及患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治疗,单方面RD并不适合所有的新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组不同浓度的尿激酶治疗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万U/ml尿激酶)和B组(4万U/ml尿激酶),每组15例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反复抽吸不通导管,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尿激酶,按照导管标记刻度剂量用注射器注入导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保留30 min,溶栓结束后抽出并弃掉药液。记录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量、导管再通数、并发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A组治疗后导管堵塞再通率为60%(9/15),透析血流量为(195.0±14.6)ml/min;B组治疗后导管堵塞再通率为93.3%(14/15),透析血流量为(227.0±12.5)ml/min;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尿激酶处理中心静脉导管的堵塞,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4万U/ml尿激酶浓度更优,且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