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共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4个月疗程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严重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肝脏灌注平均时态图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确诊为肝癌的患者22例,所有患者行CT灌注成像(CTP)检查,提取3~5期最佳动脉期/门静脉期图像进行融合重建,相应得到平均动脉期时态(mean temporal arterial,m TA)图像/平均门静脉期时态(mean temporal portal venous,m TPV)图像,并与常规动脉期/门静脉期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1)图像质量:CTP图像的肝脏(动脉期)、门静脉(动脉期)和肝脏(门静脉期)的图像噪声(SD)值均低于常规增强图像(P0.05),CTP图像的主动脉(动脉期)、门静脉(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和门静脉(门静脉期)的信噪比(SNR)值均高于常规增强图像(P0.05),CTP图像的主动脉(动脉期)的对比噪声比(CNR)值高于常规增强图像(P0.05)。(2)图像质量主观评价:CTP图像的主观评分(包括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均高于相应常规增强图像(P0.05)。(3)诊断效能:CTP图像与常规增强图像均能显示所有的肝脏病灶,CTP图像对肝脏富血供和乏血供病灶的图像诊断质量均高于常规增强图像(P0.05)。结论从肝脏CTP原始图像上提取融合得到的m TA/m TPV图像的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CTP成像可用于"一站式"成像检查,无需另加做常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检查,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患者因头昏原因入院,检查示:脑动脉硬化并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欲了解冠状动脉血管情况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发现:冠状静脉窦异位引流入左房.患者自幼体健,无心脏方面疾病情况发生,故多考虑先天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心一站式扫描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A组行头颈心一站式扫描,B组分别行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头颈部血管CTA扫描。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主观评分采用3分法,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中段、颈总动脉近分叉处、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的平均SNR及其相对于脊柱旁肌肉的CNR。记录2组CTA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P=0.283),SNR及CNR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828、0.761,P=0.104、0.089)。2组间CTA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621),但A组较B组扫描时间更短[(1.30±0.12)s vs (4.08±0.69)s,t=-2.831,P=0.006],DLP[(146.03±13.05)mGy·cm vs (1 935.04±134.12)mGy·cm,t=-6.743,P0.01]及ED[(0.88±0.32)mSv vs (9.62±1.64)mSv,t=-4.056,P0.01]更低。结论对AS患者,双源CT头颈心一站式扫描技术能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头颈动脉图像,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制备伊短菌素A标品并建立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发酵液经过预处理后,采用阳离子吸附树脂富集和反相高 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制备得到伊短菌素A。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确证化学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纯度。 定量分析方法采用XAqua C18(250 mm×4.6 mm, 5 μm)色谱柱,流动相:0.1% TFA水溶液-甲醇(90:10,V/V);流速:1 mL/min,检测 波长:272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结果 制备了高纯度的伊短菌素A标品。优化定量条件下伊短菌素A在15~1200 mg/L 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2.61%~107.33%;测定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3566%(n=6),<1.0%; 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74 ng和55.79 ng。结论 本文所建立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放大生产。定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 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伊短菌素A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和鉴定大鼠卡氏肺孢子(Pneumocystis carinii,PC)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基因的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表达载体.方法:人工合成针对PC TS基因的1对shRNA(Short hairpin RNA)序列并定向克隆到空载体pTZU6+1上,构建siRNA表达重组质粒pPC-TS,并采用双酶切产物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法鉴定.结果:酶切电泳和基因测序鉴定得到的产物与预期的目的基因一致.结论:成功构建卡氏肺孢子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基因si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病人的法律意识、受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对当今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护理人员心理承受指数,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保持健康的身心,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有利于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Keywords: Abdominal aorta, arteriovenous fistula, left renal vein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低剂量胰腺灌注成像的参数特点及可靠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4例正常胰腺受检者,行上腹部增强CT及CT胰腺灌注检查,按不同低剂量扫描方案,将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管电压70kV,管电流100mA,进行27次连续动态数据采集;B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80mA,进行29次连续动态数据采集),每组12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胰腺头部、体部、尾部的血流量(BF) 、血容量(BV) 、平均通过时间(MTT) 、达峰时间(TTP) 和表面通透性(PS) ,记录、计算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各部位所有灌注参数的一致性良好( ICC均>0.75);A组各参数值的ICC分别为:BF(0.949~0.968)、BV(0.941~0.977)、MTT(0.843~0.873)、PS(0.857~0,944)、TTP(0.859~0.897);B组各参数值的ICC分别为:BF(0.908~0.984)、BV(0.858~0.974)、MTT(0.837~0.955)、PS(0.909~0.964)、TTP(0.783~0.944)。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的不同参数之间及A、B两组的胰腺组织血流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BF:139.36~155.43mL/(100mL·min),F=0.417,P=0.835;BV:16.86~18.90mL/100mL,F=0.308,P=0.906;MTT:7.27~8.41s,F=1.819,P=0.121;PS:66.76~77.32mL/(100mL·min),F=0.430,P=0.826;TTP:7.41~8.51s,F=2.293,P=0.055。两个年龄组(<60岁组、≥60岁组)的胰腺组织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个年龄组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BF:(138.39±41.43)vs(143.30±43.69)mL/(100mL·min),P=0.106;BV:(17.52±5.08) vs (18.44±4.59)mL/100mL,P=0.647;MTT:(7.92±0.99)vs(7.76±1.71)s,P=0.784;PS:(67.70±23.16)vs (72.61±17.46)mL/(100mL·min),P=0.569;TTP:(8.08±0.77)vs (7.97±1.42)s,P=0.819。不同性别间胰腺组织灌注参数除MTT[女性为(7.33±1.20)s,男性为(8.69±1.17)s,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BF:(133.01±29.53)vs (145.23±39.32)mL/(100mL·min),P=0.341;BV:(19.01±4.76)vs(17.31±4.83)mL/100mL,P=0.411;PS:(71.40±27.70)vs(69.08±15.72)mL/(100mL·min),P=0.795;TTP:(8.58±1.08)vs(7.70±0.99)s,P=0.053。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A组DLP为616.7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9.25mSv;B组DLP为871.7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13.07mSv。结论:第3代双源CT可实现胰腺低剂量灌注扫描,并能获得稳定、重复性好的灌注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一所中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探讨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并评价在该起疫情中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本起暴发疫情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流行性腮腺炎罹患率评价疫苗效果.结果 此起疫情共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2例,罹患率为2.4%.1剂和2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覆盖率分别为82.4%和32.8%.93.5%的学生末次疫苗接种时间超过5年.结论 发生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为2剂疫苗覆盖率低、最后1剂接种时间距发病的时间间隔较长.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提高2剂次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