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单药连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手术不能切除的非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As2O3治疗组26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肝动脉碘油栓塞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连续区域灌注As2O3化疗,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5疗程。(2)对照组29例:采用经股动脉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2次TACE15例,3次TACE14例。结果As2O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4.6%(9/26)、肿瘤复发率为15.4%(4/26)、1年生存率为80.7%(21/26);TACE组分别是31.0%(9/29)、37.9%(11/29)、51.7%(15/29)。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2O3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未见不可逆不良反应。结论经股动脉肝动脉碘油栓塞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连续区域灌注As2O3化疗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不良反应轻微、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术中肝动脉合并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肝癌手术后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以后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置药物泵预防肝癌肝内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54例根治性切除肝癌术后的患者,其中切除肿瘤后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的患者为31例,未做插管的23例。随访2~3年,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插管组1、2年以及3年的复发率均低于未插管组。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合并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置药物泵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洛铂腹腔热灌注对中晚期恶性结直肠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中晚期大肠癌并伴恶性腹水的患者共40例,按照入组条件,遵循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单药洛铂(50 mg),治疗组予洛铂(50 mg)加中药榄香烯乳(400 mg/m 2)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4周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WHO腹水治疗疗效评估标准,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用Karnofsky(KPS)体能评分标准对病人的体能改善进行评价,并对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化疗后4周,治疗组的KPS评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化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化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榄香烯联合洛铂腹腔热灌注可明显改善腹水病人的体力状况,减轻单用化疗药物热灌注的毒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洛铂,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与白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表浅性膀胱癌的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行HCPT IL-2联合灌注.结果 25例患者共复发10例,其中2例复发2次,1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复发时间间隔6~36月,平均9月.所有患者治疗中均未见严重副反应.结论 HCPT IL-2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手术后局部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张相良  唐云强  王嘉康 《广东医学》2007,28(11):1747-1747
患者,男,64岁,因上腹部饱胀感1年加重1个月于2007年4月23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进食后明显,起初未在意,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于1个月前去当地医院检查示腹腔巨大肿物诊断为巨大脂肪肉瘤?遂入我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许××,男,62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腹部逐渐增大,近来因腹部隆起逐渐加重,CT检查见:腹腔内巨大囊实性混合密度灶,增强扫描肿物上缘见混乱血管影,大小29 cm×22 cm,与肝右叶界限不清,周围脏器明显受压移位,到我院求治,门诊以腹腔巨大包块收治入院.否认有肝炎病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时机及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再手术的时机及手术入路方式与操作难易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6例,一侧甲状腺切除并峡部切除术27例,一侧甲状腺切除术并对侧大部切除45例,单侧残余甲状腺切除加部分颈前肌群切除5例,单侧全切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1例,再手术时间与初次手术相距4d~28年。手术入路:正中入路34例,胸锁乳突肌内侧入路23例,经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侧入路25例,正中入路加侧入路12例。手术时间1.5~2.5h,平均2.0h。结论甲状腺包块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的再手术患者尽早手术。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再手术的患者应作好充分术前准备,合并呼吸困难的甲状腺再手术患者采用正中入路易于松解气管前瘢痕粘连,缓解气管压迫症状;无呼吸困难症状者采用侧入路或正中入路与侧入路结合,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复发性TCC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1~80岁,平均59.4岁。Ⅰ级、Ⅱ级各9例,病理分期均为T1期。复发次数3~12次,平均4.1次;最后1次复发间隔3~12个月,平均6.2个月;复发肿瘤个数1~20个,平均6.5个。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术后24h内膀胱灌注MMC 20mg,治疗45min,3天1次共4次;实验组9例,术后3天行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先给予杜冷丁+非那根肌注,留置三腔导尿管,生理盐水600ml中加入MMC 80mg,治疗温度45℃,流速150ml/min,通过动力泵泵入膀胱,将进水管连接热交换器,进行膀胱体外循环治疗45min,3天1次共4次。治疗前后2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2年后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了解肿瘤有无局部复发;同时检查X线、B超,了解肿瘤有无远处转移。结果:实验组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1.2岁;对照组男9例,平均年龄57.6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复发次数、肿瘤个数、肿瘤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水温度44.7~45.2℃,出水温度43.5~44.0℃,温度差(入水温度-出水温度)小于2℃。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无一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而退出治疗。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症状在治疗后3天~2周内消失。患者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均健在,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照组7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平均6.4个月,肿瘤个数1~5个,平均2.6个;实验组局部复发3例,复发时间平均10个月,复发个数1~2个,平均1.7个。两组治疗后复发间期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复发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高复发浅表性TCC患者,MMC膀胱热灌注化疗可减少肿瘤复发机会,使肿瘤复发时间延长,数目减少,可增强MMC治疗TCC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IPC)对于预防与治疗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减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年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评估方案综合研究结果。结果通过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估。最终有11篇文献入选。入选文献中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0个月;中位生存期25.6~156.0个月;1、2、3、5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100%、55%~96%、59%~96%、52%~96%和55%~96%。减瘤术后HIPC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7%。结论PMP患者减瘤术后予以HIPC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miR-211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1%和83.87%,均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3.23%和8.06%(P<0.05).62例患者随访3年的复发率、无病生存期(DFS)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6%、(16.62±4.78)个月和62.90%,且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DFS短于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则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均可明显影响其预后情况(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可影响其复发率、DFS和3年生存率等预后情况,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可能作为其不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