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曲马多单次静脉给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早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0.15μg/Jg;曲马多组(T组):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1mg.记录VAS评分、镇静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小时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T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3分,镇痛满意;S组T4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其它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循环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效果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小时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单次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1mg均具有明显的早期镇痛效果,均可减轻全麻患者术毕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酒石酸布托啡诺组(B组)和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用药组(DB组),每组3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0~10分)比较两组术后24、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段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均小于4分,且DB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3.2±0.3)分比(3.8±0.4)分、(2.7±0.3)分比(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组患者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均少于B组[(6.2±1.3)mg比(7.8±1.6)mg、(2.3±1.8)次比(5.3±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酒石酸布托啡诺的PCIA效果,并有助于减少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磊  姚明  周岱鹏  程熠  刘斌  徐强  徐安  周俊 《浙江医学》2020,42(3):249-253
目的探讨侧卧位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00例择期侧卧位下手术需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侧卧位气管插管组(L组,在患者清醒时安置侧卧位)和仰卧位气管插管组(S组,在插管后转为侧卧位),每组50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后,用可视喉镜经口将自带(含)管芯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情况、安置体位情况;记录并比较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2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提前安置侧卧位体位认同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L组气管插管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Mallampati分级、C-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插管时镜片带血、牙齿松动、术后声音嘶哑、面罩通气困难、心律失常、体位伤等情况。S组有5例患者全麻后体位安置需要反复调整才得到手术医生的认可;L组有7例患者侧卧后自诉体位不适,经过调整软垫、修正体位后均得到缓解。两组患者插管前后3个时点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2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均明显升高,T1、T2时SpO2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时MAP、HR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对提前安放侧卧位体位的总体认同度为93.7%。结论在患者清醒时安置体位更方便安全,侧卧位经口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6.
王磊  程熠  徐安  周岱鹏  徐强 《浙江医学》2019,41(20):2201-2203,2207
目的探讨左侧颈内静脉改良高位穿刺置管术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需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高位左颈内静脉穿刺组(L组)和改良高位右颈内静脉穿刺组(R组)。依据颈总动脉搏动,在甲状软骨平面旁开动脉高位进针,并采用40毅~50毅大角度穿刺。观察并记录穿刺成功率、细针和穿刺针穿刺次数、导引钢丝成功置入时间、导管套入时间、观察有无血气胸、局部血肿、细针或穿刺针误穿动脉、胸导管损伤、神经刺激症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L组与R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1%和99.0%,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0.95%,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针穿刺次数、穿刺针穿刺次数、导管套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组比较,L组导引钢丝成功置入时间较长(P<0.01)。结论依据解剖标志和颈总动脉搏动在甲状软骨水平进行左侧颈内静脉改良高位穿刺置管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作为无法成功进行右侧穿刺时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术中CO2人工气腹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所以该手术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有文献报道全麻下术中CO2气腹等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大.本次研究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LC中对病人血液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探讨LC适宜的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