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纵隔镜检查术 (mediastinoscopy)对于纵隔肿块及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尤其是对判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很高价值。我院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8月间共在全麻下行纵隔镜检查 31例 ,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1例纵隔肿块诊断不明患者 ,其中男 1 7人 ,女 1 4人。年龄 2 6~ 73岁 ,ASAⅠ~Ⅱ级。术前均无气道或上腔静脉压迫、脑循环障碍等特殊症状及体征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纵隔镜检查术。术前按普胸手术常规准备 ,术前晚口服地西泮 ,禁饮禁食 6h。入手术室前 30min肌注莨菪碱 0 3mg或阿托品 0 5mg ,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8年1月~1990年1月在体外循环下共施行6岁以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修补手术30例,现将应用硝普钠处理的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全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6岁,体重9~19.5kg。心导管资料:肺动脉平均压2.7~5.3kPa2例,5.5~8.0kPa8例为第一组;大于8.0kPa,肺总阻力平均6.0Wood's 单位者20例,重度肺高压为第二组。第二组患儿术前选用硝普钠5~10mg 放入5%葡萄糖100ml 内,以0.5~0.20μg/kg/min 速度静脉点滴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麻醉在心胸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40例心胸手术应用异丙酚麻醉。其诱导剂量为1~1.5mg/kg,维持量为1.72~4.96mg·kg-1·h-1。结果:诱导期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1例。维持期心动过缓1例。10例在诱导时采用无创心功能测定,资料显示诱导后CI、SI和EVI分别下降9.6%±5.5%、12.0%±8.0%和7.8%±5.8%(P均<0.05)。20例在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监测显示,诱导后SBP、DBP和MAP分别下降15.2%±2.4%、14.9%±3.8%和15.1%±2.8%(P均<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节等优点。但该药对循环功能仍有相当程度影响。因此,在老年、高血压、心功能差的病人,诱导时减量为妥。另外合并使用潘库溴铵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底,在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后再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02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五肽胃泌素已成为胃酸分泌试验中首选的泌酸刺激剂。本文报告兰州地区正常及各种胃十二指肠病患者134例五肽胃泌素分泌试验的结果。材料和方法检测对象为X线和胃镜活检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病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心脏病,多数患者常突然发生破裂,形成主动脉-心脏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影响心功能,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1986年1月~1997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共92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2例患者中,男66例,女26例。年龄(9~52)岁(28.45±10.12)岁。心功能级8例,级45例,级30例,组9例。心胸比例0.50~0.60者46例,0.61~0.70者31例,大于0.71者15例。心电图正常者7例,左室肥大42例,其中12例伴有劳损,左室肥大19例,左右室肥大12例。脉压大于60mmHg(7.98kPa)3…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院自1981年11月至1982年5月间,采用芬太尼-安定-潘侃朗宁麻醉于20例二尖瓣狭窄交界分离术,并以同种手术20例采用吗啡-安定-普鲁卡因麻醉进行比较。以芬太尼4~5μg/kg,稀释成20ml,于5分钟内静脉注毕,继而静注安定0.2mg/kg及氯化琥珀胆硷1mg/kg,经口插入气管内导管。插管后静注潘侃朗宁0.08~0.1mg/kg,开胸前酌情追加芬太尼0.05~0.1mg,全程控制呼吸,按需追加1/3首次量肌松药。对照组采用吗啡(0.25mg/kg)稀释进行静脉诱导,10分钟后静注安定0.2mg/kg及氯化琥珀胆碱1mg/kg作气管内插管,以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点滴维持。观察结果表明,芬太尼组,气管插管后RPP变化,均比吗啡-安定组小(P<0.05)。作者认为,芬太尼-安定麻醉术,在二尖瓣狭窄交界分离术病员中,是一种可以施行的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麻醉周全福,高天华我院自1991年7月~1992年11月末共施行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22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7~47岁,病程4~30年,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1980年1月至1983年12月底止,共施行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3152例(附表)。全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无麻醉死亡,本文着重讨论九种常见的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0.
选择胸外科手术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A组艾司洛尔 1mg/kg ,B组艾司洛尔 2mg/kg ,C组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注芬太尼 2 μg/kg ,5分钟后A、B两组静脉内缓注不同剂量艾司洛尔 ,然后静注 2 %硫喷妥钠 4~ 5mg/kg和琥珀胆碱 1 5mg/kg ,待完全去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