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12年4月期间我国临床路径信息化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随着政策导向和信息化方式的不断更新,信息化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临床路径信息化的各级医疗机构、厂商和科研单位也越来越多,但各级相关单位怎样深入探讨,共同整合资源,共同开发,共同解决问题,还有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对重度肥胖症(体重指数BMI>35)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5月,对30例重度肥胖症患者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全身麻醉,腹腔镜下超声刀离断胃周韧带,术中电子胃镜指引下,使用Endo-GIA紧贴胃大弯侧行袖状胃切除。术后随访1年,观察BMI及超重体重下降百分比(excess weight loss,EWL%)的变化情况。结果 30例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术后1年体重指数(28.7±5.3)较术前(35.2±7.2)降低(t=3.98,P<0.001)。术后1年随访EWL%,根据Reinhold等制定的标准,效果极佳24例(80%)(EWL%76%~90%),良好6例(20%)(EWL%55%~73%)。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重度肥胖症近期疗效明显,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定量检测200对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MMP-9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结肠癌组织中的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01),MMP-9mRNA表达水平与Dukes分期(r=0.98,P=0.000),淋巴结转移(r=0.69,P=0.000)及组织学分化程度(r=-0.724,P=0.015)相关。MMP-9蛋白在结肠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1.96±0.10)高于正常结肠组织(1.21±0.20,P=0.003)。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Dukes分期(r=0.857,P=0.025)及淋巴结转移(r=0.661,P=0.000)相关。[结论]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在结肠癌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唾液腺和泪腺功能丧失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pSS传统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对症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等,但疗效往往不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pSS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靶向疗法已成为一种治疗pSS的新选择。本文就近年来应用于pSS治疗的生物靶向制剂作综述,着重介绍不同类型生物制剂的作用靶点、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临床疗效,旨在为pSS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常规HE染色检测所有的淋巴结:在HE染色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灶的淋巴结标本中,免疫组化检测微转移病灶的存在情况。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VEGF—C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胃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46例(68.7%)。所有病例的淋巴结总数为902枚:HE染色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灶的淋巴结总数为358枚,免疫组化检出存在微转移病灶者16枚(4.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微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81.3%(26/32)和88.9%(8/9),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57.1%(20/35)和无淋巴结微转移组的46.2%(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C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控便机制变化的规律。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29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ISR术患者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肛管测压、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相结合以评估患者的排便功能,同时设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显示,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P<0.001)。患者肛管压力测定显示,治疗组术后1、3、6个月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的最大静息压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29,P<0.05)。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显示,治疗组所有检测时间点的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640.715、3 421.403,均P<0.001)。 结论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患者肛门控便功能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术后12个月左右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荷套法”和“荷包钳法”两种抵钉座置入方法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高位直肠前切除术(CRC-NOSESⅣ式)中的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行CRC-NOSESⅣ式腹腔镜高位直肠前切除术的103例乙状结肠癌、高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抵钉座置入方法不同,分为荷套组63例和荷包钳组40例,分别进行荷套法和荷包钳法两种抵钉座置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抵钉座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荷包钳组抵钉座置入时间明显短于荷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2.2)min vs(13.9±2.3)min,t=10.908,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荷套法和荷包钳法两种抵钉座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CRC-NOSESⅣ式腹腔镜高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均安全可靠,且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相似,值得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HC)中的表达差异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HCC、42例胆管细胞癌及10例正常肝脏组织标本中HMGA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结果:HMG组A1在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无一例表达,在HCC组中表达率为3.3%(2/60),在IHC组中表达率为66.7%(28/42)。IHC组与HCC组中HMGA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IHC组HMGA1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673,P<0.05);1年内死亡患者的HMGA1表达水平(80.0%)较1年内存活患者的(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HMGA1可作为鉴别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个潜在指标。HMGA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生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HMGA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的构建及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心手术室行全身麻醉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学科术前访视,共纳入6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共纳入559例患者。通过视觉模拟量表评价2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程度的改变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调查问卷评价2组患者的访视效果,应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整体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访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1.69±1.19)分vs(3.23±0.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28,P<0.001)。针对访视效果的调查问卷,在是否了解手术麻醉的基本过程,是否了解麻醉风险,是否了解术后镇痛的相关知识,是否按照指引安排饮食,是否按照指引着装与穿戴、是否排空膀胱6项内容中,试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满意度总体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52,P<0.001)。 结论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改善访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卫生部的大力推动下,临床路径正在各地区试点医院全面推广。根据临床路径目前试点的总体情况,以临床路径信息化为切入点,分析临床路径的应用对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为临床路径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