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方法尚有争议,研究显示,经骶尾部人路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有良好疗效[1].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自1997年起,采用该术式,治疗了15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方法尚有争议,研究显示,经骶尾部人路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有良好疗效[1].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自1997年起,采用该术式,治疗了15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ms 7l,EV71)是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原之一。临床研究发现,EV71感染可导致多种临床表现,从轻微HFMD到致命性脑干脑炎并发肺水肿甚至死亡,但原因尚不清楚。EV71衣壳蛋白VPl在病毒识别、结合、进入靶细胞及病毒颗粒装配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VPl变异是EV7l适应性和免疫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现对VPl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新的更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背景脱落的直肠腺癌活性细胞具有种植能力,术中直肠灌洗能减少这些活性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但尚无关于直肠灌洗和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关系的结论性的证据。 方法分析人群登记库中1995~2002年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且随访5年患者的资料。直肠灌洗均由外科医生慎重执行。全国直肠癌患者有97%在统计范围内且随访率达98%。 结果分析4677例患者资料(3749人接受直肠灌洗,851人未行,77人失访);灌洗组52.0%患者和未灌洗组41.4%患者接受术前放疗(P<0.001)。局部复发率分别是6.0%和10.2%(P<0.001)。一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持直肠灌洗:OR值分别是0.56(95%可信区间0.43到0.72)和0.61%(95%可信区间0.46到0.80)(P均<0.001)。对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患者多元分析OR值是0.59(95%可信区间0.44到0.78;P<0.001)。 结论直肠灌洗者预后较未直肠灌洗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35岁,因"骶尾部反复肿痛流脓水8年"入院。患者诉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骶尾部出现一包块,并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无发热,当时未做特殊治疗,后包块自行破溃流脓,疼痛渐缓解。此后病情反复,骶尾部出现多个破溃口流脓水,患者一直未行正规治疗。入院时:血压160/100mm Hg,神志清楚,精神好,心肺腹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重症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病毒株全基因组特征。方法自湖北武汉2例手足口病Ⅱ期患儿咽拭子中分离EV-A71,利用overlap-PCR扩增EV-A71全基因组的6个首尾重叠的基因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5.0、MEGA-Ⅹ和SimPlot3.5.1分析基因组特征。结果获得2株EV-A71分离株wh064和wh170的全基因组序列,二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5%和99.86%。2株EV-A71病毒株属于C4a2亚型。系统进化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发现,在P1区域,2株病毒株与C基因型EV-A71位于同一进化分支,遗传距离最小;在P2区域,2株病毒株与B基因型EV-A71和CVA16位于同一分支,与B基因型EV-A71之间遗传距离最小(C4亚型除外);在P3区域,2株病毒株与B3亚型EV-A71和CVA16位于同一分支,与B3亚型EV-A71和CVA16之间遗传距离较小。基因重组分析发现,2株分离株P1区域与C基因型EV-A71相似度最高,P2区域与B基因型EV-A71、CVA4、CVA5、CVA14和CVA16原型株的相似度高于C基因型EV-A71,P3区域与B3亚型EV-A71、CVA4、CVA14和CVA16原型株相似度高于其他病毒株,重组断点位于2A-2B连接处和3C处。此外,2株病毒株基因组中突变位点5’UTR-61T、VP1-27S(L)、VP1-98K和3D-396S亦存在于武汉其他重症和死亡病例EV-A71分离株。结论武汉2株EV-A71是重组病毒株,可能由C基因型和B3亚型EV-A71病毒株重组而来,亦或由C基因型EV-A71和CVA4、CVA14、CVA16重组而来。某些位点突变可能影响EV-A71毒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