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外科感染中常见的疾病。明确诊断、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是使颌面炎症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经治的40例颌面部炎症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42例口腔颌面损伤危重患者急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鸿彩 《广西医学》2006,28(3):412-413
口腔颌面是人体的暴露部分,也是外伤性组织挫伤、骨折及错位的好发部位,其严重创伤直接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可危及生命.本文报道42例口腔颌面严重损伤危及生命患者的临床救治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外伤的性别、原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损伤男女比例为3.62:1,病因以交通意外伤占第1位,损伤部位以下颌骨骨折居多,6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7%.结论:在患者各项生命征平稳后,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微型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牙齿离体后能否再植,其最佳时机如何已成为牙科研究的重点,本就我院开展的68例牙齿再植术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2例,女26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55岁,外伤脱落牙齿50例,慢性根周疾患12例,意外穿髓3例,根尖囊肿3例.  相似文献   
5.
吴鸿彩 《微创医学》2006,25(2):233-234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小儿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实施了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1例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局部血供较差而发生创面感染,最终取出内固定外.29例创面均一期愈合,平均8 d后拆除颌间牙弓夹板,咬颌关系均正常,颜面部无明显瘢痕、畸形.3个月后复查,骨折端对位良好,咬颌关系正常,张口度基本恢复.半年后复查,骨痂形成,内固定无移位,面部发育无畸形.结论小儿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双侧唇裂整复术新术式。  相似文献   
7.
8.
吴鸿彩 《广西医学》2005,27(6):866-867
髁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髁突骨折段在翼外肌的牵拉下发生前内方移位,引起错颌畸形、张口偏斜、疼痛及下颌运动障碍等。因此,如何正确治疗髁突骨折非常重要。有关髁突骨折治疗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50年前,国外学者就提出了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的不同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其效果。虽然一些髁突骨折可以通过戴或不戴橡皮垫的颌间牵引固定2~4周和功能训练,即非手术闭合复位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9.
唇裂的医学辨证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唇裂影响吸吮功能、美观和语言的练习,应及早进行整形.唇裂的整复术及其改良方法在临床上多达20余钟,应根据治疗原则进行设计选择.医生必须把握患者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完成对唇裂的修复.本文从医学辨证出发,结合唇裂的临床表现,提出可行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鸿彩 《医学文选》2006,25(2):233-234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小儿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实施了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30例患儿中1例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局部血供较差而发生创面感染,最终取出内固定外。29例创面均一期愈合,平均8d后拆除颌间牙弓夹板,咬颌关系均正常,颜面部无明显瘢痕、畸形。3个月后复查,骨折端对位良好,咬颌关系正常,张口度基本恢复。半年后复查,骨痂形成,内固定无移位,面部发育无畸形。结论 小儿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