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筛选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的,年龄在18~60岁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中,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对于属于Ⅳ、Ⅴ、Ⅵ者作为入选本研究对象,其中Ⅳ型13例、Ⅴ10例、Ⅵ7例。各组病例均行标准X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了解骨折块粉碎程度,与关节面塌陷情况,对疑有关节内结构损伤及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例加做MRI扫描。各组术中均彻底显露折端骨块及塌陷之关节面,并进行充分的复位,自体髂骨或异体骨填充骨缺损,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分别于术后开始膝关节活动时(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5个时间段对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均获的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骨折均临床愈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8例,良16例,可5例,差1例,总优良率83%。所有病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一切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是围绕有效的膝关节功能回复,我们的研究认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对于关节面及关节韧带的充分修复,关节整体结构力学的把握,同时配合有效的术后功能锻炼是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脊柱的化脓性感染临床上较少见,后果非常严重,须尽快明确诊断和治疗。不典型患者不易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及影像学特征的脊柱结核相鉴别,容易造成误诊。本院自1999—2006年间一共收治该类患者8例,均误诊为脊柱结核,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属于严重的踝关节骨折,整复时解剖对位是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术后的康复指导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院自2004年3月~2009年11月,对43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7至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1例,扭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就诊时间伤后0.5h至7d,其中开放骨折12例。根据Large-Hansen分型法:旋后外旋型18例,旋前外旋型21例,垂直压缩型4例。手术时间:伤后8h以内急诊手术者18例,其余病例均于伤后5~10d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对5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2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失访1例,优良率达到79.6%,其中15例开放损伤患者中,1例行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重建拇长伸肌腱术,2例皮肤缺损者经期游离植皮后伤口愈合,13例伤口I期愈合。 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方能提供稳定的固定,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骨不连发生。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例(54.0%),良13例(26.0%),可7例(12.0%),差3例(6.0%)。15例开放性骨折,13例伤口I期愈合(86.7%),2例皮肤缺损者经期游离植皮后伤口愈合(13.3%),1例拇长伸肌腱断裂(6.7%)。结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放射治疗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阳市放射治疗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牛道立,胡慧玲,徐兴军,王晓宏,王干卿,吴运成近年来,我国的放疗专业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恶性肿瘤病人就医难的矛盾,但存在着管理混乱及医疗质量不高的问题。现就洛阳市放疗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资料来源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继发于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的腘窝血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收治的13例继发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腘窝血管损伤。对胫骨平台骨折类型,受伤时间,治疗方法及过程等因素与患者发生腘窝血管损伤的风险及预后做出分析,总结出致伤的原因及对策。结果本组病例中血管损伤均继发于I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确诊时间平均3天左右,5例截肢。结论胫骨平台的高能量损伤易合并血管损伤,不适当的治疗手段可能是损伤的原因,早起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A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新鲜A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6例,分别应用锁骨钩钢板固定13例(A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3例(B组).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按照Karlsson标准评估,A组优11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13/13).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B组优5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5%(11/13).其中克氏针滑脱外露1例,克氏针尾端戳穿皮肤造成局部感染1例,关节僵硬2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5,P=0.01).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较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在治疗A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过程中更具有优势,是一种理想、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