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1983年3月~1996年6月,采用改良Heller手术附加隔肌瓣成形或胃底折叠术治疗责门失弛缓症16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ZI~60岁。病程1~25年。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2例食后胸闷、气短,平卧时有食物退流。消化道钡餐相:责门部呈鸟嘴样或胡萝卜根样改变;食管呈不同程度扩张,一般在4.ocm~6.ocm,其中有2例(为同胞姐妹先后住院检查治疗)食管扩张达10.scm~11.ocm,几乎占据右胸腔。术前诊断:贲门失弛缓症。1.2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左胸后…  相似文献   
2.
胸内化学感受器瘤罕见,上海胸科医院报告1,209例纵隔肿瘤中仅见1例~3,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8岁,以心慌,胸闷1年半后胸痛1个月入院。入院前1年内多次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倒,但意识清楚。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90mmHg。全身未发现异常。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X线胸片:正位相示前中纵隔有一约8×10cm的椭圆形包块突入胸腔,阴影与心脏和升主动脉影重叠,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未见放射状及分叶状改变。侧位相见阴影位于前中纵隔,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肿物针吸活检为良性肿瘤细胞,临床诊断为纵隔畸胎瘤。  相似文献   
3.
4.
5.
同胞姐妹患贲门失弛缓症并食管平滑肌瘤或肌瘤样增生吴喜章高永顺付红伟例1女,21岁。食后呕吐6年,平卧时食物反流。查体:一般情况好,右肺呼吸音弱,叩诊呈浊音。消化道X线钡餐相示食管扩张,直径达11.0cm并突向右胸腔,贲门处呈“鸟嘴”样改变。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单纯型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吴喜章,刘迎龙病儿男,6岁。发现心脏杂音5个月。查体: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P2分裂。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室增大。声学造影:左上肢注入造影剂后右房室顺序显影,左房内...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平滑肌瘤临床上常见,但同胞姐妹同患贲门失弛级症并发食管平滑肌瘤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例1:女,21岁。从几岁开始食后呕吐,平卧时有食物从口鼻中流出,睡眠中常有食物返流致剧烈呛咳,近来加重,并有胸闷、气短,活动受限。于1984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头顿及五官无异常。右肺呼吸音弱,叩珍呈浊音,左肺可闻及湿罗音。心脏和腹部如常。消化道钡餐相:食管明显扩张并突向右胸腔,最宽处直径达11cm,贲门处钡剂通过受阻呈鸟嘴样改变。临床诊断贲门失她级症。全麻下,左后外第8肋间入胸…  相似文献   
8.
自体心包治疗室缺伴霉菌性肺动脉瓣坏死缺损1例高永顺孙寒松吴喜章付红伟病人男,32岁。自幼确诊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2年前出现高热,经抗感染治愈后自觉胸闷、气短,活动时加重。超声检查诊断为干下VSD。1996年4月行VSD修补术,经右室切口见干...  相似文献   
9.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胸内重建消化道,利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是较为可靠的方法,因操作简单,比传统的手工缝合方法缩短时间,效果较好,但国内统计其失误率占3.8~9.1%.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用上海产GF-1型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贲门切除吻合手术236例,失误7例,失误率2.9%.现对失误原因和处理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47~64岁,平均58. 4岁.食管中段癌4例,下段癌2例,贲门癌1例.切除后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胸膜顶吻合2例,弓下吻合1例.其中使用28号吻合器5例,31号吻合器2例.失误类型:食管肌层撕裂1例,切割不全2例,钉合不全2例、荷包线松脱1例,附近周围组织嵌入钉座1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