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直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直肠息肉患者共54枚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或联合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及随访.结果:本组26例45枚息肉直径<5mm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一次性治疗消除;6例9枚息肉直径>5mm者,根据不同形态及有无蒂采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高频电切除术,对残端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肠息肉患者,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循环血中神经内分泌激素脑钠肽(BNP)、β-内啡肽(β-EP)和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与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评价其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心功能变化情况,并测定血清BNP、β-EP、TNF-α、IL-10水平。结果 (1)随心功能NYHA分级增高,BNF、β-EP、TNF-α、IL-10水平升高,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β-EP、TNF-α、IL-10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0.47、-0.35及-0.32,P均<0.01)。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32,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TNF-α、IL-10、β-EP、BNP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仅BNP、β-EP降低(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可明显缩小LVED[),提高LVEF,改善NYHA心功能评级。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炎性因子的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内科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辅以无创呼吸通过治疗后7天的临床症状、体征和P2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能较快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内科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辅以无创呼吸通过治疗后7天的临床症状、体征和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正确应用无创呼吸机能较快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和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糖化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亦有较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无明显变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  相似文献   
6.
华启洋  吴同利  刘永艳  孙凤芹  姚燕 《医学信息》2019,(20):103-104,10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 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5例,设为GERD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比较两组Hp感染阳性率、GERD不同症状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以及反流性食管炎(RE)不同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结果 GERD组Hp感染阳性率(54.12%)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5.00%、52.00%、54.55%、55.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LA-A组、LA-B组、LA-C组及LA-D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57.14%、55.56%、47.06%、46.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无相关性,但对于Hp阳性的GERD患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根除Hp治疗,以减少恶变几率。  相似文献   
7.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反流物中对食管粘膜损害最严重的是胃酸,所以抑制胃酸分泌,阻止食物反流仍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重要的方式。由于每日口服雷贝拉唑20mg可使胃酸减少90%以上,药效维持24小时,我们观察结果表明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8周的临床缓解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质量,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如果能够及早防治,完全可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减缓疾病的进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中城市7.8%,农村8.8%.到2007年,COPD的死亡率与艾滋病并列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也是我国城市居民的第四大死亡原因,而在农村则是首要死亡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目前吸入疗法已成为控制COPD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缬沙坦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及缬沙坦治疗组(44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p-内啡肽、脑钠肽(BNP)水平.结果:β-内啡肽、BNP、IL-10随着纽约心脏痛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NYHA分级2级组与NYHA分级3级组TNF-α水平均低于NYHA分级4级组.TNF-α、IL-10、β-内啡肽、BNP水平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2、-0.47及-0.50(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经(LVDD)缩小,TNF-α、IL-10、β-内啡肤、BNP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LVDD变小,β-内啡肤、BNP水平也降低,而LVEF及TNF-α、IL-10无变化.缬沙坦组LVEF改善程度及LVDD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各内因子水平降低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抑制其神经内分泌及炎症因子激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