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栓塞治疗患者术后第3d,双下肢肌力由Ⅳ级恢复至Ⅴ-。能独立缓行。2例手术患者,术后2个月肌力基本恢复正常;3例随访至今无复发表现。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尤其是DSA可以确诊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早期治疗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毒蛇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毒蛇咬伤后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形成OCS,可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和骨科患者,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作者将VSD技术应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急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1例银环蛇伤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为患者进行及时正确急救处理后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机械通气及中医中药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29例痊愈出院(93.6%),1例外院转入死亡(3.3%),1例放弃治疗(3.2%).结论 早期的规范急救,抗银环蛇血清的应用,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及中医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是救治重度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亚急性早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2周CIMT治疗,每日连续治疗3h,每周治疗5d,共治疗2周;对照组则给予以神经发育疗法为主的传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疗程结束1d时及疗程结束6个月时分别采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评价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情况,并采用运动活动记录表上肢使用数量(MAL-AU)和运动活动记录表上肢动作质量(MAL-HW)评定偏瘫侧上肢使用能力。 结果疗程结束1d时治疗组FMA、WMFT、MAL-AU和MAL-HW评分分别为(53.81±2.59)分、(66.68±3.54)分、(1.89±0.88)和(3.26±0.65);对照组分别为(48.61±4.48)分、(62.10±7.97)分、(1.25±0.64)和(2.65±0.93)。疗程结束6个月时治疗组FMA、WMFT、MAL-AU和MAL-HW评分分别为(57.53±2.01)分、(69.57±3.00)分、(3.00±0.82)和(3.84±0.69),对照组分别为(53.30±2.88)分、(66.20±3.59)分、(2.20±1.06)和(3.25±0.64)。经统计学比较,发现上述时间点治疗组FMA、WMFT及MA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IMT治疗能进一步促进亚急性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且其疗效至少持续半年,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方法将45例缓解期NMOSD患者分为雷公藤多苷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雷公藤多苷、醋酸泼尼松及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月的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DSS)及AQP4-IgG浓度,评估治疗后12月的复发频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雷公藤多苷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的EDSS评分、降低AQP4-IgG浓度及复发频次均能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更明显(P0.05),同时3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雷公藤多苷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缓解期NMOSD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延髓外侧联合综合征临床报道不多,而合并腭肌阵挛者更为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1989年9月12日因眩晕、呕吐、左侧肢体乏力1天而入院。患者住院前1天突感头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近4年在我科诊断并采用血管内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9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就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3.7%(13/95),危及生命的1例,占1.0%(1/95)。结论: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影像学,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妥当处理并发症,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就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上肢骨折的15.7%,高能量损伤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尤其常见[1]。腕关节对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较高,若治疗不当易导致腕关节的慢性长期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良好的解剖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关键[2]。近年来,随着对腕关节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及内固定材料的改进,掌侧解剖型锁定板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3]。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们对浙江省庆元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了11例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为45~80岁;肺癌4例,肺癌伴肝转移2例,直肠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2例,卵巢癌1例;D-二聚体为10.11~40.56 mg/L,平均为29.10 mg/L;头磁共振表现为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脑梗死。结论 肿瘤相关性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是Trousseau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表现特点为累及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伴有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这些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隐匿性癌症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