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古语云:无信不治、无信不立.诚信是行政执法的基石.药品,作为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非常重要,而这就需要大力推进药监部门的自我诚信建设、督促其做到"诚信执法".文章在对目前存在于药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药监诚信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摘 要:甲状腺癌目前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跻身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如何对甲状腺癌进行预防、筛查、诊断、规范化治疗、康复与随访,将是提高我国甲状腺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甲状腺领域专家肩负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甲状腺癌的临床管理,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最新文献和中国经验,撰写此指南。本指南涵盖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疾病管理,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旨在为我国甲状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成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针对甲状腺癌的相关诊疗规范相继制定。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而不规范的手术则会增加复发风险和并发症,降低生存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2022年初,国内首部涵盖所有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正式发布。与其他指南相比,该指南的推荐意见更加贴合中国国情,注重整合多学科诊疗资源,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风险和减少治疗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开展经验,探讨手术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间我院开展的最初200例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手术入路为双侧腋下-乳晕入路(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 BABA)。评估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时间等。结果:在手术量积累到35例后,首次出现手术时间缩短并平稳。在80例后,手术时间再次缩短并稳定。据此,将病例分为A(前35例)、B(第36~80例)、C(第81~200例)三组,并比较临床资料。三组间在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依次减少,分别为(145.6±42.6) min、(116.2±29.2) min、(88.2±26.1) min。组间差异显著(P=0.001)。三组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P=0.031)、术中出血量减少(P=0.001)和淋巴结清扫数增加(P=0.001),差异显著。结论:BABA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手术学习曲线为35例左右。累积手术量80例时,达到相对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临床病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瑞金医院外科1 416例单侧PTC并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人纳入研究。依据术前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浓度,将病人分为PTC伴HT组(A组)和PTC不伴HT组(B组)。基于病理学检查,评估癌灶双腺叶累及、最大肿瘤直径、甲状腺包膜浸润、多灶性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结果: 31.78%(450/1 416)的病人为PTC伴HT。A组双腺叶PTC累及比例(53.78%)显著高于B组(42.34%,P<0.001),且多癌灶的比例(28.22%)也显著高于B组(22.77%,P=0.027)。A组病人微小癌(直径<1 cm)比例(51.11%)也显著高于B组(44.51%,P=0.020)。但A组病人包膜侵犯率(6.89%)显著低于B组(10.77%,P=0.021)。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伴HT的PTC更易发生双腺叶癌累及和多灶癌,因此建议这类病人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以避免手术范围不足所引起的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应用解析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来获取人体膝关节运动时的瞬心轨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入喉处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6年4月至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研究。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探查喉返神经入喉处淋巴结,并采用纳米活性炭进行辅助示踪。将入喉处淋巴结与中央区其他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喉返神经入喉处淋巴结检出率为 5.85%(35/598) ,肿瘤转移率为2.51%。该处淋巴结检出中,15例有转移,20例未转移。该处淋巴结转移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直径、位置和数量,肿瘤数量为其独立影响因素。该处淋巴结阳性病人中,石蜡病理检查证实伴有其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4例(93.3%)。7例(1.2%)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能发生喉返神经入喉处淋巴结转移。完整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应清扫喉返神经入喉处区域淋巴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