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HBVDNA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65例PHC患者(PHC组)和5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 165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84.3%(139/165)。PHC组与对照组中HBeAg阳性率分别为15.1%(25/165)和32.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HC组中HBVDNA阳性率为82.4%(136/165),平均含量的对数值为(4.62±1.24)IU/ml;对照组HBV DNA阳性率为88.0%(44/50),平均含量的对数值为(6.13±1.47)IU/ml。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关系密切,可能与HBV DNA的持续高水平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ICU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与非ICU的菌株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了解宁波地区ICU菌种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钱萌  吕定丰  陈扬福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6):657-658,70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慢性宫颈炎118例、轻度子宫上皮内瘤变(CINI)152例、中度子宫上皮内瘤变(CINII)129例、重度子宫上皮内瘤变(CINIII)106例、宫颈鳞癌(SCC)77例及正常对照病例160例,行HPV DNA分型检测,统计分析各组病例HPV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组、CINI组、CINII组、CINIII组及宫颈癌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8.1%、70.3%、72.4%、83.7%、96.2%及98.7%,呈上升趋势;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5.0%、23.7%、35.5%、43.4%、53.8%及32.5%。宫颈病变各组HPV多重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慢性宫颈炎组到CINIII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多重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组HPV多重感染率相对CIN各组有所下降。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T2DM)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关系。方法:入选T2DM患者52例,DKDⅣ~Ⅴ期患者53例,血糖正常健康者(NGT)50例。统一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压,HbA1c,三酰甘油,25羟化维生素D3[25-(OH)D3]、BUN、Scr、PTH,24h尿蛋白等指标。新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及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评估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NGT组,T2DM组及DKD组血清25(OH)D3的含量逐渐减少,维生素D与HOMA2-%β(r=-0.34,P=0.03)、Scr(r=-0.32,P=0.04)呈负相关。与NGT相比,新诊断T2DM组的HbA1c、三酰甘油升高(P〈0.05),其HOMA2-%β、25-(OH)D3较NGT组降低(P〈0.05)。DKD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PTH等指标较T2DM组升高(P〈0.05)。HbA1c、HOMA2-%β、25-(OH)D3较T2DM组降低(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减退及DKD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化学法,电极法,干化学法与血糖监测仪四种方法检测血糖的抗干扰能力.方法在Vitros250、BECKMAN Synchron CX3、Olymps AU-2700、SURESTEP PIUS上分别用维生素C、胆红素、血脂作为干扰物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进行分析.结果甘油三脂>45.16mmol/L、胆红素>136.8μmol/L时对湿化学法有干扰;Hb>10.00g/L时对电极法略有干扰;VC>0.078g/L,Hb>2.50g/L,胆红素>34.20μ mol/L时对干化学法有干扰;VC>0.039g/L时对床边血糖仪明显有干扰.结论电极法是一种快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方法,湿化学法干扰因素少,适合常规大批检验;干化学法灵活,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可作急诊的辅助检测;床边血糖仪方便快速,但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有待提高准确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17,IL-23和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水平,探讨Th17细胞在梅毒免疫致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二期梅毒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7,IL-23和ROR-γt水平。结果 30例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17,IL-23和ROR-γt水平分别为(24.8±20.9)pg/mL,(32.1±8.3)pg/mL和(120.2±40.6)pg/mL,均较健康对照[(12.7±14.2)pg/mL,(21.0±8.7)pg/mL,(72.0±41.8)pg/mL]明显升高(P<0.05)。梅毒患者血清IL-17,IL-23和ROR-γt水平与RPR滴度间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梅毒患者血清IL-17,IL-23和ROR-γt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梅毒的免疫致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四种方法测定血糖抗干扰试验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湿化学法,电极法,干化学法与血糖监测仪四种方法检测血糖的抗干扰能力。方法 在Vitros250、BECKMAN Synehron CX3、Olymps AU-2700、SURESTEP PIUS上分别用维生素C、胆红素、血脂作为干扰物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进行分析。结果 甘油三脂>45.16mmol/L、胆红素>136.8μmol/L时对湿化学法有干扰;Hb>10.00g/L时对电极法略有干扰;VC>0.078g/L,Hb>2.50g/L,胆红素>34.20μmol/L时对干化学法有干扰;VC>0.039g/L时对床边血糖仪明显有干扰。结论 电极法是一种快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方法,湿化学法干扰因素少,适合常规大批检验;干化学法灵活,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可作急诊的辅助检测;床边血糖仪方便快速,但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有待提高准确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RA组29例,RA-ILD组28例(其中早期RA-ILD组16例,中晚期RA-ILD组12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29名.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中MMP-9、TIMP-1和TGF-β1水平.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关节分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RA组和RA-ILD组血清TIMP-1水平[(645±220)和(536±18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92±92)μg/L],RA-ILD组血清TGF-β1.水平[(13.1±10.0)μg/L]明显高于RA组和对照组[(3.9±2.9)和(2.4±1.7)μg/L],RA组与RA-ILD组血清TIMP-1水平、RA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的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血清MMP-9水平和MMP-9/TIMP-1均无明显差别.中晚期RA-ILD组血清TIMP-1水平[(690±110)μg/L]明显高于早期RA-ILD组[(420±147)μg/L],中晚期RA-ILD组血清TGF-β1水平[(17.9±8.2)μg/L]明显高于早期RA-ILD组[(9.5±9.9)μg/L].中晚期RA-ILD组血清MMP-9/TIMP-1(0.9±0.1)明显低于早期RA-ILD组(1.2±0.4).早期RA-ILD组血清MMP-9水平[(537±309)μg/L]与中晚期RA-ILD组[(595±110)μg/L]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清TGF-β1可以作为RA患者ILD的诊断标志,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RA-ILD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MMP-9/TIMP-1下降能反映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血清MMP-9水平不能作为RA-ILD的诊断指标及ILD肺部病变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和DNA(HBV DNA)与胎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65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母血及产后婴儿外周血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和DNA进行检测。结果65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eAg和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32.2%、46.2%;所生婴儿外周血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16.9%、23.1%、4.6%。HBeAg和HBV-DNA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外周血HBsAg检出率分别为38.1%和36.7%,显著高于HBeAg和HBV-DNA阴性者的4.5%和0(<0.01)。婴儿外周血中HBsAg阳性率随孕妇HBV DNA含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孕妇血清中HBeAg和HBV 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胎儿宫内感染率随母血中HBV DNA含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通过非经典反式剪切形成3′端和5′端首尾相连的环状单链RNA。circRNA具有多样性、普遍性、稳定性、特异性及保守性等特点。circRNA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大部分circRNA参与转录和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circRNA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关系研究仍处起步阶段,circRNA不仅可运用于AML诊断和分型,还可用于AML疗效监测和风险评估。该文就circRNA的特征、生物功能及其对AML发病机制、亚型诊断和预后影响作用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