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盘状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其治疗方法有在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盘状半月板次全切术、盘状半月板全切术等,虽术后短期临床效果佳,但远期临床效果不理想。目前对于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表明术式的选择及术后下肢力线的改变与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相关。本文主要总结了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术后下肢力线的变化情况,阐述了下肢力线的评估在盘状半月板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截至2018年11月,并且逆行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以求查全。采用Newcastle Ottawa量表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运用Revman 5.3进行原始数据的合并与检验。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量为90 632例。结果显示:女性(OR=1.62,95%CI:1.44~1.82,P0.01),翻修(OR=3.78,95%CI:1.88~7.58,P0.01),术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OR=1.60,95%CI:1.07~2.37,P=0.02)的存在,增加了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而骨水泥假体固定方式(OR=0.43,95%CI:0.27~0.68,P0.01),则会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其他因素,如年龄,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骨折、伴随心脏病)和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3,与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骨科医师应警惕女性、翻修和术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危险因素,当出现上述因素时,髋关节置换术中应操作轻柔,术后应密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以防假体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