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脱垂性内痔吻合器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垂性内痔吻合器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Ⅲ-Ⅳ期脱垂性内痔患者用吻合器(美国强生公司)切除内痔围手术期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手术后除1例患者合并有外痔伴腹内压增高,手术后肛门部脱出物没有完全消失外,其余患者肛门外脱垂症状消失,肛门部坠胀感均消失,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脱垂性内痔吻合器切除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出血观察,尿潴留及腹痛的处理,可以使手术引起的痛苦更为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直肠癌切险术并发吻合口瘘17例的护理体会,探讨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因素。重点介绍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关问题,作者认为,诱发吻合口瘘的因素包括感染:盆腔吻合口感染是形成吻合口瘘的基础,吻合口血供不良,直接影响组织正常愈合过程,吻合口位置,吻合口越低发生瘘的机率越高;病人年龄,营养状况和合并疾病如糖尿病等进发生吻合口瘘的内在因素,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理最成功的关键,护理方面特别强调以引流管的观察,确保引  相似文献   
3.
高龄大肠癌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生理机能减退,对疾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本文介绍149例70岁以上大肠癌围术期护理的体会,强调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预防并发症,特别提出结肠造口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 资料和方法 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收治7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149例,其中男83例,女66例。年龄70~89岁(80岁以上15例),平均76.3岁。癌肿分类:直肠癌86例,结肠癌63例。其中并发肝转移14例,肠梗阻21例。手术方式:Miles术23例,Dixon术49例,Hartmann术5…  相似文献   
4.
“1+3”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1+3”方法,即术前放疗,保肛手术,即刻后装放疗,术后放疗。治疗4例低位直肠癌,通过术前放疗护理,心理护理,即刻后装放疗护理,横结肠造口护理,未发生并发症和因造口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法: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29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肠造口术前定位的护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前定位的方法,提高术后自我护理效果.方法对95例肠造口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定位的回顾分析.结果乙状结肠造口83例,回肠造口8例,横结肠造口4例;预计造口位置与实际造口位置相符合7例(7.37%),需要调整88例(92.63%).结论造口应位于腹直肌处,并避开皮肤皱褶、脐、手术切口、骨性突起部.患者应能看见造口且不影响衣服穿戴.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并发吻合口瘘17例的护理体会,探讨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因素。重点介绍了临床护理方面的有关问题。作者认为,诱发吻合口瘘的因素包括感染:盆腔吻合四周围感染是形成吻合口瘘的基础:吻合口血供不良,直接影响组织正常愈合过程;吻合口越低发生瘘的机率越高;病人年龄、营养状况和合并疾病如糖尿病等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内在因素。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护理方面特别强调对引流管的观察,确保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全身营养支持将有助于加速瘘口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