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直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直肠息肉患者共54枚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或联合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及随访.结果:本组26例45枚息肉直径<5mm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一次性治疗消除;6例9枚息肉直径>5mm者,根据不同形态及有无蒂采用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高频电切除术,对残端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肠息肉患者,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早和或室速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发生室早和或室速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分别给与利多卡因(观察组)和胺碘酮(对照组)微泵静脉注入,观察各自的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早和或室速患者使用利多卡因组有效率94.4%,治愈率88.9%,胺碘酮组有效率80.6%,治愈率70.0%,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早和或室速时药物治疗可选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3.
华启洋  张宁汝  周桂建  张恒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41-1342,1345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在斑块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40例ACS(ACS组)、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2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比较两者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内脂素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中血清内脂素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与ACS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对其测定有助于ACS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华启洋  吴同利  刘永艳  孙凤芹  姚燕 《医学信息》2019,(20):103-104,10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 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5例,设为GERD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比较两组Hp感染阳性率、GERD不同症状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以及反流性食管炎(RE)不同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结果 GERD组Hp感染阳性率(54.12%)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5.00%、52.00%、54.55%、55.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LA-A组、LA-B组、LA-C组及LA-D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57.14%、55.56%、47.06%、46.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无相关性,但对于Hp阳性的GERD患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根除Hp治疗,以减少恶变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缬沙坦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及缬沙坦治疗组(44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p-内啡肽、脑钠肽(BNP)水平.结果:β-内啡肽、BNP、IL-10随着纽约心脏痛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NYHA分级2级组与NYHA分级3级组TNF-α水平均低于NYHA分级4级组.TNF-α、IL-10、β-内啡肽、BNP水平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2、-0.47及-0.50(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经(LVDD)缩小,TNF-α、IL-10、β-内啡肤、BNP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LVDD变小,β-内啡肤、BNP水平也降低,而LVEF及TNF-α、IL-10无变化.缬沙坦组LVEF改善程度及LVDD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各内因子水平降低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抑制其神经内分泌及炎症因子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LI)、动脉粥样硬化行血栓性脑梗死(ACI)患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化仪检测48例LI患者、44例ACI患者和47例高血压哦对照组患者的尿酸、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比较3组的尿酸水平。结果LI和ACI患者两组之间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予监测,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