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定位技术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行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定位技术的Epi-LASIK手术的患者37例(73眼),按等效球镜度(SE)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SE<-6.00 D,30眼)和高度近视组(SE≥-6.00 D,43眼)。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UCVA、BCVA、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眼压、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以及对比敏感度(CS)等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观测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譹?訛术后UCVA(5分视力):术后低中度近视患者UCVA较高度近视患者好,恢复快。术后6个月时,低中度近视组UCVA平均为5.05±0.11;高度近视组平均为5.01±0.1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5)。?譺?訛屈光度: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内屈光度稳定,术后6个月时低中度近视组屈光度为(+0.16±0.43)D,高度近视组为(-0.21±0.64)D。?譻?訛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间比较,角膜后表面高度稳定,未见明显变化(F=0.57,P>0.05),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F=20.87,P<0.05);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P>0.05)。?譼?訛高阶像差:所有患者中除了三叶草比术前稍降低外,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以及球差均方根值均较术前增加,高度近视组各阶像差值均高于低中度近视组。?譽?訛CS:绝大多数患者术后CS和眩光敏感度(GS)逐渐升高,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高峰。无论是低中度近视还是高度近视患者手术后各空间频率的CS及GS均无下降;低中度近视患者术后各空间频率的CS及GS普遍高于高度近视患者。?譾?訛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定位技术的Epi-LASIK手术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且能为患者带来较好的视觉质量,低中度近视患者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单纯的口头宣教),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功能锻炼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和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中心的社区干预模式对防治低位产妇产后抑郁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科出院的100例低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访视指导)和观察组(以助产士为中心的社区干预模式),各5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抑郁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低位产妇产后抑郁中,以助产士为中心的社区干预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91%降至1.24%,目标达成率为92.78%,圈员的品管手法应用、自信心等8项能力评分由活动前的1.3~2.4分提高至3.9~4.5分。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和促进圈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孕栓直肠给药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产科住院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2例,于剖宫产术后立即直肠内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48例,术后应用5%葡萄糖250ml,加入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分别观察术后2h、24h阴道出血。结果实验组2h阴道出血120±62ml,24h阴道出血168±52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卡孕栓直肠给药可明显促进子宫收缩,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超敏 《全科护理》2012,10(27):2507-2508
对接受在全身麻醉下行全板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体滑脱的20例病人,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及出院指导,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20例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注射用水和以生理盐水为溶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和护理观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注射用水组和生理盐水组,各80例,两组其他雾化药物及治疗相同。结果注射用水组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及疗效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以注射用水为溶媒的雾化吸入方式,对患儿刺激小,患儿耐受好,能提高婴幼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缩短病程,减少用药及副作用,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标记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未角膜标记的SMILE以及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行SMILE及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的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球镜≥-1.0 D、柱镜≥-1.5 D)41例(82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角膜标记的SMILE组17例(34眼)、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12例(24眼)和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12例(24眼)。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行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利用Alpins矢量分析方法计算目标矫正散光量(TIA)、手术矫正散光量(SIA)、差异矢量、矫正指数、成功指数、误差角度(AofE)、变平指数等指标。结果 角膜标记的SMILE组术后UCVA、等效球镜度、残余散光度分别为(-0.040±0.020)logMAR、(-0.02±0.51)D、(-0.06±0.35)D,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分别为(-0.062±0.043)logMAR、(-0.07±0.38)D、(-0.07±0.44)D,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分别为(-0.054±0.038)logMAR、(-0.06±0.48)D、(-0.25±0.56)D,三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标记的SMILE组、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误差角度绝对值(|AofE|)分别为1.39±3.03、2.24±4.13、-1.81±4.88,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大于角膜标记的SMILE组、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标记的SMILE组与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矫正指数、成功指数、变平指数三组之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中各组的|SIA|与|TI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01),术后3个月三组的成功指数与|AofE|、差异矢量与|AofE|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 角膜标记及未角膜标记的SMILE和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均具有安全性、有效性。角膜标记的SMILE和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比未角膜标记的SMILE在控制散光轴向误差方面的准确性更好,可提高散光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