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肝外胆管单发或多发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ES组采用单纯乳头大切开;ESBD组在括约肌适当切开后用直径15 mm的气囊进行乳头部扩张,然后进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观察2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操作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在2个内镜中心有86例患者,剔除2例(1例行乳头预切开,1例未按指定治疗)后行随机分成ES组42例和ESBD组42例.2组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胆管平均直径、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类似;内镜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和93%(P=0.531),操作时间分别为(25.76±12.74)min和(26.38±12.86)min(P=0.825),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36%和25%(P=0.363).ES组发生并发症5例(轻度3例、中度2例),ESBD组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下采用小的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安全性与传统的括约肌切开术相似,尤其是对于胆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诊和住院原因。几十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仍在10%左右。近二十年,内镜治疗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手段。消化性溃疡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60%。本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