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介入手术已成为血管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手术直接相关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处理是手术操作收尾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国内外目前尚缺乏关于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训练应用效果的高级别证据,本研究旨在评估模拟器训练在实施股动脉穿刺点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在血管介入操作基础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选择2020年5月—2020年10月7个中心的8名血管介入医师分别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封堵操作培训。4名血管介入医师通过阅读ExoSealTM说明书和观看视频进行培训(对照组),另4名血管介入医师的培训方式为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专业人员指导下的模拟器使用(研究组)。培训结束后,在主诊医师监管下,每名医师对接受血管介入手术,并在股总动脉使用6 F鞘管的患者,采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对穿刺点进行封堵。两组医师各操作5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器械成功率、股动脉栓塞发生率、二次干预率、24 h内发生血肿率。 结果:研究组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中,所需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4.50 s vs. 30.00 s,P=0.003;8.60 mL vs. 11.22 mL,P=0.019)。研究组的器械成功率(98.0%)高于对照组(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8)。两组均无动脉栓塞、二次干预和24 h内发生血肿情况。 结论: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的训练能够提高股动脉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模拟器的训练应常规用于血管介入操作的基础教学培训中。  相似文献   
2.
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vein thrombophlebitis,S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下肢多发,躯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多与静脉曲张伴发,11%的浅静脉血栓可蔓延至深静脉引起深静脉血栓,甚至发生肺动脉栓塞.治疗主要为抗无菌性炎症和抗凝治疗[1-4].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SVT患者7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张秀军  戴兵  黄梅  曹健鹏  刘存发  张楠  殷述刚  李津凯  李俊海 《天津医药》2012,40(10):1070-1071,1093
严重下肢动脉病变的传统治疗主要以人工血管移植、腔内血管成形为主.下肢动脉病变治疗后内膜增生、斑块回弹及再狭窄发生率高.一些相对局限、钙化较少的病变,经单纯球囊扩张(PTA)治疗后,1年通畅率约为60%,10年通畅率为14%;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的中远期通畅率均较低,且支架易发生断裂[1-2].外周斑块切除系统是一种在经皮介入治疗技术下将硬化斑块切除并取出体外的导管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严格控制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抗感染、局部清创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20 ml加入到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给药4周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优于单纯予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刘存发  窦黎霞  郭斌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15-116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学生合理营养、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作评价标准,对城固县1998、1999年2 a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27.09%,有下降迹象,肥胖率平均为2.69%,有上升迹象。男生营养不良率23.69%低于女生31.68%(X2=26.68,P<0.01),肥胖男生3.45%高于女生1.65%(X2=0.45,P>0.05),学生营养不良率高峰出现在13-15岁,而肥胖高峰出现在10-13岁。结论 城固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存在,在降低营养不良的基础上,重点控制肥胖是当前防治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城固县中小学生1993~2003年10 a肥胖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身高体重法,对1993、1998、2003年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 a间肥胖率呈缓慢增长(肥胖率分别为1.87%、2.46%、2.9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16,P<0.01);不同年龄组间,≤12岁组高于≥13岁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64,P<0.01).结论城固县中小学生10 a肥胖状况虽然变化不大,但肥胖率有上升趋势,学生肥胖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6岁,高血压病史,双下肢肿胀三年.自觉腹部增大4个月.入院前2个月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于骨科医院行胫骨牵引治疗,CT检查(图1)发现腹及盆腔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囊肿,大小约30cm×21 cm×13cm.骨科医院彩超发现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右腘静脉远端血栓.给予低分子肝素qd抗凝治疗,10 d后复查彩超回报:左股浅、右腘静脉中远段血栓,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bid.16 d后彩超回报:左股浅静脉、右腘静脉中远段血栓后部分再通,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改为qd.22 d复查彩超:左股浅静脉近端血栓,右胫后静脉(单只)血栓,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再次改为bid.30 d复查彩超:左股浅静脉近端血栓,右胫后静脉(单只)血栓,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嘱出院,出院后未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去除骨牵引后患者双下肢仍肿胀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复查彩超:(1)左股浅、腘静脉血栓形成,不全阻塞(考虑左股总静脉漂浮血栓).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表现:轻者(间歇性跛行)长时间行走后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发凉、苍白、疼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静息性疼痛,即不活动时疼痛及夜间疼痛影响睡眠,甚至肢体坏死.患者自行检查可发现肢体凉、苍白、远端脉搏消失、毛细血管充盈延迟等.如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