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EA)"足三里"-"阳陵泉"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细胞蛋白激酶A(PKA)活性的变化。方法:Wistar雌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损伤(CCI)组、CCI+EA 2天(d)组、CCI+EA 2周(w)组、去卵巢(OVX)+CCI组、OVX+CCI+EA 2 d组、OVX+CCI+EA 2 w组。Morris水迷宫法检查OVX+D-半乳糖皮下注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 Hz,1~2 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和海马组织PKA的活性。结果:CCI术后,与正常组比较,各组HS都明显升高。在单纯CCI动物上,与CCI组比,CCI术后第18天CCI+EA 2 d、CCI+EA 2 w的HS显著减小(P<0.05);CCI+EA 2 w组的HS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在记忆损害的动物上,OVX+CCI+EA 2 w和OVX+CCI+EA 2 d组HS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而两EA组间HS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CCI+EA 2 w组下丘脑室旁核(PVN)、弓状核(ARC)和视上核(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VN和ARC区也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OVX+CCI+EA 2 w组PVN和SON区的PKA灰度值亦均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说明EA 2 w可上调PKA的表达,且具有累积性作用。OVX+CCI+EA 2 w组ARC和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显著高于CCI+EA 2 w组(P<0.05),提示EA上调PKA表达的累积效应在记忆功能减退的动物上明显减弱。海马PKA的表达与SON等下丘脑核团PKA的表达趋势类似。结论:电针镇痛有累积作用,其累积效应可能与下丘脑、海马细胞PKA的表达上调有关,并且与动物神经记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刺的科学基础:第一部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经络-脏腑相关是其核心。本文以心包经内关-心脏相关为主题,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外周与中枢相结合,在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证明电针“内关”可纠正缺血心肌电紊乱现象;双向调整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孤束核、下丘脑后区基本活动过程的变化。提示这2个结构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的重要中枢环节。赋予经络-脏腑相关理论新的实验佐证,为临床针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电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可能是电针“内关”促使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恢复的中枢环节之一。刺激该区可增强电针效应,电解损毁该区又可消除这一效应,因此,PO-AH在“内关”-心脏相关联系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记录家兔PO-AH神经元放电及其对躯体性刺激的反应,观察电针的效应。结果如下: 1.本实验共记录了家兔80例PO-AH神经元自发放电。其放电频率多在1~20次/秒,其中以1~9次/秒者居多,放电类型可细分为六种,即单放、簇放、单放夹对、单放加簇、混合型与爆发型。对其中30例连续观察了40~60分钟,其放电频率波动在±20%,基本稳定。 2.电针“内关”可明显影响大多数PO-AH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其反应形式主要为增频型与减频型。 3.在25例PO-AH神经元上观察了触觉、压觉、痛刺激和电针“内关”穴区对同一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躯体刺激都可激活或抑制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而以电针“内关”的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针灸及中医2008年学术年会(Australian Acupuncture & Chinese Medicine Annual Conference,AACMAC)于2008年5月23日-5月26日在悉尼"Darling 港湾"举行,来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门、新西兰、美国、英国、中国及澳洲各州的代表大约300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电针:实用手册和研究汇编>(Electroacupuncture:a practical,manual and rssource),于2007年由英国Churchill Livingstone公司出版,同时,还配套发行了CD光盘,本书由从事20年针灸临床的英国针灸医师大卫·梅尔(David Mayor)编著.本书概述了电针的理论基础、各种类型电针应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涵盖了刚刚从事针灸临床的医生所需要了解的所有关键信息,也包括了高层次的学者进行研究的途径,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针临床实用手册.该书由三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下丘脑后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实验用成年杂种家兔,观察了电针“内关”、“足三里”和尾部非穴点对下丘脑后区(PHA)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电针“内关”后,31个PHA神经元被兴奋者16个(51.6%),被抑制者10个(32.3%),这两种效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有5个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33只用氯醛糖和乌拉坦麻醉的家兔进行了手针天池穴及前肢上臂非经非穴点对缺血心肌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的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天池及非经非穴点均显著抑制缺血后MAPA的衰减,天池穴的作用明显优于后者(P均相似文献   
9.
左心室内压(LVP),左心室内压变化率(dp/dt)及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EDP)等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检测主要依赖于左心导管的插入。而大鼠、兔因对心血管药物反应敏感,且经济、易饲养、易获得,故在这类指标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这两种动物于颈动脉行左心导管插入术时,其难易程度并不完全取  相似文献   
10.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 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 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近日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突触间 的联系,偶然发现轴突、树突之间的联系从形态上 恰似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平衡.进而从功能上思考突 触间的联系也存在阴阳平衡.故引发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