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术前经内镜胆管引流与经皮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均从建库开始至2017年4月。查找术前经内镜胆道引流(endoscopic biliary drainage, EBD)和经皮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临床研究,共涉及79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EBD较PTBD在并发症发生率(OR=1.27, 95%CI=0.89~1.82, P=0.185)、死亡率(OR=0.45, 95%CI=0.13~1.58, P=0.212)及胆红素水平变化(SMD=-0.47, 95%CI=-1.11~0.17, P=0.14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BD组首次操作失败率(OR=2.50, 95%CI=1.31~4.79, P=0.006)及引流方式转换率(OR=9.71, 95%CI=4.64~20.30, P=0.001)较PTB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采用PTBD成功率高,安全可行。该结论还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3.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期间,作者采用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右侧38例,左侧8例。年龄16~72岁。均:有腕部外伤史,前臂远端肿胀,呈餐叉样畸形、下尺桡关节有挤压痛,压尺骨小头有松动感,前臂做旋转动作时可发生弹响或摩擦音,x线片示:桡骨远端骨折向背侧桡侧移位,下桡尺关节间隙增宽。治疗:采用1%利多卡因骨折间血肿内麻醉。复位手法以双人为宜。病人取坐位,患肢屈肘90°,前臂于中立位,行对抗牵引矫正骨折嵌插,继而顺着桡骨纵轴方向稍尺偏牵引3~5min,使前臂牵引力重新组合分配,掌屈位矫正骨折远端背侧移位,尺偏矫正桡侧移位,再则尺偏牵引力又加入旋前掌屈的转折,使背侧开,掌侧合。复位后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背伸10°尺偏20°左右。骨折复位固定后按中医治疗骨折早、中、晚三期用活血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