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SH/LH值与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SH/LH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对336个周期分为超排卵治疗不反应组(34个周期)、低反应组(59个周期)、正常反应组(243个周期),比较3组FSH、LH,以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FSH、L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等。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不反应组的FSH基础值为9.9±4.9U/L,分别与低反应组的8.1±5.1U/L及正常反应组的6.6±2.5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反应组的FSH/LH基础值为2.8,分别与低反应组(2.1)及正常反应组(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nRHa启动日不反应组FSH/LH比值为5.1,低反应组为4.1,两者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增高,而正常反应组增高不明显。结论:GnRHa降调节后,FSH/LH值可用于预测卵巢对Gn的反应性而作为判断COH结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子与精子短时间或长时间共培养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个体外受精(IVF)周期作为研究对象,按精-卵共培养时间分为二组:A组(18 h)共77个周期,B组(2 h)共63个周期.B组在培养2 h后将卵-冠-丘复合物移人新鲜的培养液中.将2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组,卵裂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长时间的精-卵共培养可能对受精及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缩短培养时间可以提高受精率、胚胎质量、胚胎植入率,继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在辅助生育技术(ART)中已并非偶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发生率约为1%,是自然妊娠(1:15000—30000)的100倍。因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易导致严重不良结果,故对它的诊断和处理需高度重视。现将我中心施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术后发生2例HP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体外成熟(IVM)技术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IVF-ET促排治疗中,对双卵巢卵泡数过多,有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或继续治疗可能发生重度OHSS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即刻停药,全部取卵改行IVM治疗12个周期(A组)或取部分小卵泡改行IVM治疗,同时保留部分卵泡继续行IVF-ET常规治疗18个周期(B组)。小卵泡体外培养成熟后,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受精卵并行胚胎移植或冷冻。统计分析未成熟卵的成熟率、卵母细胞的受精率、胚胎的发育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30个取卵周期,共获未成熟卵240个,经IVM、ICSI和体外培养后,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1.25%(147/240),77.55%(114/147),92.98%(106/114)和29.25%(31/106)。A组8例行IVM新鲜胚胎移植(8周期)4例临床妊娠,A、B两组有8例行IVM解冻胚胎移植(9周期)3例临床妊娠,已有3例分娩。A组12例无OHSS发生,促性腺激素用量少于B组,B组18例中3例有OHSS风险而取消胚胎移植。结论:对常规IVF促排周期中卵巢高反应患者及时改行IVM,可以避免周期取消及OHSS的发生,减少促排卵药物的使用量,同时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6.
杨雪  冯玉蓉  黄绘  文莉  潘世春 《贵州医药》2013,37(2):118-1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日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96例行IVF-ET患者资料,于HCG日及ET日测外周血E2值。分为E2值增高组和降低组,降低组又根据E2值下降幅度分为A、B、C、D、E组,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结果E2值增高组和降低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C组、D组各组间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以上各组的种植率和妊娠率均高于E组,E组与A组、B组、C组、D组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T日E2下降幅度>50%时会引起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降低,可考虑给予雌激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胸透、静脉肾盂造影、胃肠透视、心导管检查和脑造影等诊断性照射引起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改变,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结论不一,且例数少,单一指标。本文报道某些接受诊断性X线照射的较大群体,同时观察在一次较大剂量照射后的染色体和微核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8.
冯玉蓉  黄绘  文莉  潘世春 《贵州医药》2011,35(4):326-327
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治疗过程中,受精失败一直是困扰医生的一个难题。通过对未受精MⅡ卵进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可以使部分卵受精,并获得可移植胚胎。本文对本中心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者进行补救IC-SI,并与同期正常实施的ICSI进行比较,以探讨实行补救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低温缺氧复氧时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RCF)对H9c2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对照组(C组)、低温缺氧复氧组(HHR组)、RCF共培养组(Co组)和RCF共培养+低温缺氧复氧组(Co+HHR组)。C组于37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08-2005-05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对261例患者进行275个周期治疗(IVF-ET181周期,ICSI94周期),比较两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ICSI平均每周期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9.63个、6.69个、6.70个、2.27个和44.68%,而IVF-ET组分别为9.34个、7.07个、7.35个、2.21个和36.46%,两组各项结果相似,但ICSI组流产率(21.43%)明显高于IVF-ET组(13.64%).结论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引起不育症可取得与常规IVF-ET治疗主要由女方不孕因素引起不孕症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