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6例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老年患者行全厚皮片移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修复创面。32例全部成活,部分坏死4例,后经换药后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端侧吻合动脉的方式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患者四肢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端侧吻合动脉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组织缺损患者52例,其中下肢36例,上肢16例;筋膜(肌)皮瓣47例,骨瓣4例,串联皮瓣加腓骨头骨瓣1例.受区血管选择胫前-足背血管束行端侧吻合6例,胫后动脉端侧吻合32例,股动脉端侧吻合1例,腘动脉端侧吻合3例,肱动脉端侧吻合2例,桡动脉端侧吻合8例.其中,因血管长度缺损移植大隐静脉6例.总结端侧吻合血管进行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完全成活51例,组织瓣坏死1例,因主干血管发生破裂所致,术中探查端侧吻合动脉通畅.发生血管危象2例,均为端端吻合静脉发生血栓,血管探查修复后皮瓣成活2例.术后49例获得随访6个月到1.2年,肢体远端无血供障碍及缺血症状,皮瓣经1~2次削薄手术后外观满意,皮瓣质地好. 结论 端侧吻合动脉进行组织瓣的游离移植安全可靠,是解决受区血管选择难题的理想方法,也可以作为组织瓣游离移植的常用血管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冒海军  许光跃 《中国骨伤》2019,32(8):717-720
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膜瓣翻转联合阔筋膜移植修复跟腱再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对11例跟腱术后再断裂患者采用腓肠肌腱膜瓣翻转联合阔筋膜移植重建治疗,男10例,女1例;年龄25~48岁。所有患者术前患足跖屈力量减弱、单足提踵试验阳性。观察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本组1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1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再断裂等并发症。跟腱缺损长度4~7 cm。患者完全恢复负重时间8~11周。术后6个月AOFAS评分79~100分,其中优9例,良2例。结论:腓肠肌腱膜翻转联合阔筋膜移植修复跟腱再断裂,具有跟腱修复可靠,并发症少,跟腱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llet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应用3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Mallet骨折17例,采用Doyle分型,其中ⅣB型12例,ⅣC型5例。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1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9周,无并发症发生。采用 Dargan 法评估疗效,优1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12%。结论增加一枚加压克氏针内固定技术治疗Mallet 骨折,能稳定有效固定较小的骨折块,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及降低术后关节疼痛,是治疗Mallet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机器绞伤7d,右大腿出血疼痛11h”于2010年11月27日急诊入我院血管外科.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05/65 mmHg,右下肢皮温低,右侧股动脉搏动(+),右侧腘动脉搏动(-).辅助检查:下肢动脉CTA:右侧股动脉闭塞.入院诊断为右股动、静脉断裂,急诊行右下肢动脉取栓并自体大隐静脉倒置转流术,因患者全身多处多发伤,右大腿、左小腿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术后转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在跖骨头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4~6周后拔除克氏针和去除外固定支架,进行系统功能训练。结果 2例因皮肤坏死经植皮、皮瓣修复后愈合,其余1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于术后6~8周临床愈合,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关节疼痛、行走疼痛。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价:优7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是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专项整治活动对某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如皋博爱医院进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门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资料为整治前;另抽取2019年4月-2019年9月医院进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资料为整治后,比较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DDD值等。结果整治后,门诊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3.99%,明显低于整治前的30.72%(P<0.01);住院非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4.26%,高于整治前的78.65%(P<0.01);住院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87.22%,高于整治前的62.39%(P<0.01);住院抗菌药物DDD值为59.11,低于整治前的97.91;全院处方合格率为98.97%。结论专项整治后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较为明显,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明显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的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例足外伤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4~46岁,平均35岁。均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伴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所有患者均使用迷你钢板重建肌腱止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骨和肌腱外露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6~10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钢板重建胫前肌腱止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是修复伴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的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Ⅱ区指屈肌腱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例23指Ⅱ区指屈肌腱缺损患者采用带腱周膜的逆行指浅屈肌腱移植法,进行早期修复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指屈肌腱Ⅱ区缺损,本方法可有效地促进肌腱愈合,降低粘连,临床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延期移植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外伤性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行清创+VSD术,待缺损区创面肉芽新鲜时,行筛网状全厚皮片移植并用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3~5 d后去除VSD敷料。结果 38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2年。35例皮片一次全部成活,3例皮片边缘少许坏死伴渗液,经换药治愈;植皮区外观满意,弹性好,无瘢痕挛缩;取皮区留有线形瘢痕,无瘢痕增生、疼痛等。结论筛网状全厚皮片联合VSD延期植皮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成活率高,外观满意,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