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86年 12月~ 2 0 0 3年 7月 ,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下肢长段骨缺损 8例 ,术后随访 6个月~ 17年 ,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 5例 ,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 2例 ,1例半后骨折愈合 1例。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 ,其功能与外形尚满意。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张路灯$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董桂甫$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兰天露$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李云峰$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陆春$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髂骨和带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修复下肢>6cm以上的骨缺损。结果:本组12例术后随访6个月~20年,术后半年内愈合8例,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3例,1年半后骨折愈合1例。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得良好愈合,其功能与外形尚满意。结论:吻合血管腓骨或髂骨移植是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Ⅰ型骨折45例,Ⅱ型33例,ⅢA型11例;胫骨多段骨折9例,合并脑外伤12例,腹部外伤10例。按骨髓腔的大小决定是否采用扩髓髓内钉。结果骨折全部愈合,锁钉断裂3例,无髓内钉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浅表性感染5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角钢板、动力髋螺钉、锁定钢板三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入选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10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采用角钢板(A组,n=30)、动力髋螺钉(B组,n=38)和锁定钢板(C组,n=34)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按Sander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0个月。术后6个月,B、C组术后功能恢复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较A、B组低,B组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髋内翻发生率,A组为20.0%,B组为13.2%,C组为8.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关键词: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可溶性Fas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回归分析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3.04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外固定与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法复位(手术组)45例和手术内固定治疗(非手术组)4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神经、血管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果 9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82个月,平均36个月.非手术组有6例需再次复位固定.非手术组优25例,良5例,可11例,差4例,优良率为66.67%;手术组优37例,良10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7.9%,手术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非手术组发生肘内翻畸形15例,手术组肘内翻畸形1例.结论 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7年至1998年6月,应用前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病变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0~53岁。腰椎滑脱7例,其中Ⅰ度滑脱3例,Ⅱ度滑脱4例,陈旧性腰椎骨折合并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9.
兰天露 《广西医学》2000,22(3):609-610
四肢火器伤伤口的闭合目前临床上仍按照“早期清创、延期缝合”的原则,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对25例26处伤口的四肢猎枪伤类以上伤口进行期闭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25例,26个伤口。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7岁(18~53岁)。盲管伤口13个,贯穿伤口7个,切角伤口6个。损伤部位;上臂损伤2例,大腿损伤17例,月国部损伤3例,小腿损伤4例。伤口大小约2cm×2cm至6cm×20cm不等。1.2 合并症:血管损伤7例;股动、静脉5例,月国动、静脉2例。骨折9例;股骨6例,胫骨2例,肱骨骨折1例。神经不同程度损伤7例,神…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