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经过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EFTR的适应证为:(1)起源于固有肌层的SMT, 呈部分腔外生长或浸润至固有肌层深部;(2)SMT直径<5 cm;(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中发现肿瘤瘤体与浆膜层紧密粘连、无法分离。纳入术前经过超声内镜或CT评估确认为起源于黏膜层以下的上消化道肿瘤并成功行EFTR的SMT患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上消化道SMT行EFTR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SMT患者行EFTR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 包括迟发性穿孔、迟发性出血和术后感染(含电凝综合征), 并分析EFTR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患者中, 33例(21.4%)发生并发症, 包括迟发性出血3例(1.9%), 迟发性穿孔2例(1.3%), 术后感染28例(18.2%)。1例出血为重度并发症(因并发症住院10 d以上)。单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长径>15 mm、手术时间>90 mi...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窄带光成像联合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对活检病理提示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的进一步评估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0月,因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且ESD术前予NBI-ME再次评估的180处病灶纳入回顾性分析。以ESD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NBI-ME预测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病灶ESD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绘制NBI-ME预测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病灶ESD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ROC曲线。结果 180处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病灶中,ESD术后病理升级115处(63.89%)、非升级65处(36.11%)。ESD术前NBI-ME检查漏诊10处、误诊19处、正确151处,NBI-ME预测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病灶ESD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1.3%(105/115)、70.8%(46/65)、84.7%(105/124)、82.1%(46/56)和83.9%(151/180),NBI-ME预测活检病理提示LGIN发生ESD术后病理升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0.737~0.883)。结论 对于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的病灶,通过进一步行NBI-ME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病灶是否发生ESD术后病理升级,对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的患者是进一步随访或内镜下切除的治疗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