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1]。喉癌患者术后可能会永久性失去发声功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护患沟通也产生了较大困难。我们对近3年来住院手术的喉癌患者加强了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29例,其中男28例,女1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岁;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及中专6人,小学及初中12人,文盲9人。2.沟通技巧与方法。掌握沟通的最佳时机,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刻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满足患者的生理…  相似文献   
2.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情感智力商数的简称,即个人具有的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识别与控制,并能利用此信息来指导其思维和行动的一种社会智慧.门诊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分诊导诊护士站在窗口的第一线,是第一个与患者接触的人,既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情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行眼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多,麻醉和手术创伤可促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致使手术危险性增大[1]。因此,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眼科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笔者对实施眼部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经检眼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弥漫性黄斑囊样水肿患者21例(25眼),对其行玻璃体内注射TA 0.1 ml(4 mg),并配合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情况.结果24眼经1次治疗、1眼经2次治疗黄斑水肿吸收.均未出现前房渗出,玻璃体或晶状体混浊现象.注药后6个月惠眼视力明显提高,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配合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5.
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阴道助产方法,对于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健康是安全而有效的手段。阴道助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钳助产术,另一种是胎头吸引助产术。这两种助产方法所需要条件基本相同,但又有各自的优缺点,怎样选择正确的助产方法,达到阴道安全分娩,减少新生儿损  相似文献   
6.
侯宗芹 《职业与健康》2006,22(12):955-955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在其建立与维护的过程中,呼吸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婴幼儿由于年龄小,气管处于发育初期,气管短小壁薄,加之手术时出血较多,因此呼吸道护理有较大难度。我科在2003—2005年成功地为26例婴幼儿施行了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且趋于年轻化,幸存者也多数致残[1],严重影响其生存  相似文献   
8.
高龄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月的78例高龄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咽瘘的发生与术前放疗、术前气管切开、有无合并症、术后鼻饲时间、术后72 h内平均体温有密切关系.结论高龄喉癌术后患者并发咽瘘由多种原因引起,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减少咽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如何提高顺产率,降低滞产、难产率,保证母婴安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院采取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并加强产时相关护理,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9-01~2004—02我院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胃肠外营养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11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