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的疗效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行后路手术治疗的12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分析性别、年龄、融合节段、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伤口感染、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1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60%,其JOA评分改善率为(39.78±12.52)%,无并发症患者为(53.14±20.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单因素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术前神经功能障碍、ASA分级、固定节段数量、肺部感染等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OR=2.746,P=0.038),体质量指数(OR=4.906,P=0.003),术前神经功能障碍(OR=2.187,P=0.005)是腰椎退行性病变行后路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肥胖、合并有神经功能障碍,是影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所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髋臼四边区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从上方置入虚拟螺钉,明确四边区骨折螺钉固定的安全区域。 方法 用Mimics软件对50例(100侧)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切割出髋臼四边区三维模型,测量四边区解剖参数,确定置钉危险区域,并在四边区上界模拟置钉,计算其安全角度。 结果 P1螺钉最大后倾角男性为(7.63±5.47)°,女性为 (6.18±5.16)°,P5螺钉最大前倾角男性为(7.50±6.09)°,女性为(7.30±6.54)°,两者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P4螺钉内外倾安全范围男性分别为(7.60±2.93)°、(16.88±5.61)°,女性分别为(7.96±2.98)°、(15.82±5.94)°,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分别有13侧及28侧P3螺钉安全范围很小,只能以固定角度置入,固定角度均值男性为(-0.22±2.87)°,女性为(-5.62±4.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剩余59侧(男37侧,女22侧)P3螺钉安全范围男性为(5.39±2.60)°,女性为(4.06±2.5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3为四边区上界最危险进钉点,距离起点约27 mm,若术前Mimics软件测量显示四边区骨质最薄处厚度男性小于4.47 mm,女性小于3.56 mm,则拧入长度小于14 mm或12 mm的短钉或空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采取ERAS理念下行FICB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围术期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VAS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前及术后6、24、48 h的VA 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30、90 d的HHS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在ERAS理念下采取FICB可使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缩短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或不用止血带是否会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临床疗效产生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7月本科收治的98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接受初次单侧TK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全程不使用止血带)和对照组(全程使用止血带),每组4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d Hb和HCT水平、输血率、住院天数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术后3d、5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的膝关节KS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1d、3d、7d的患肢肿胀程度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d测得CRP、IL-6、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或不用止血带行TKA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全程不用止血带在术后早期具有疼痛缓解快、关节活动范围大、患肢肿胀程度轻、机体炎症因子释放少、膝关节功能改善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