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碎石模式的构建及处理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复杂性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电切镜鞘、肾镜镜鞘、膀胱侧视镜构建出三通道碎石系统,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4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复杂性膀胱结石,比较碎石效果及术前、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BOO分级、Qmax差异.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次清石成功,碎石时间(43.6±11.2) min;无膀胱穿孔、明显水外渗、大出血、严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顺利进行进一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3月I-PSS评分(9.5±3.6)分,QOL评分(1.3±1.2)分,Qmax(17.7±5.9) mL,以及BOO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切镜鞘、肾镜镜鞘及膀胱侧视镜构建出的三通道碎石系统可以连续高效地处理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复杂性膀胱结石,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探讨机体乏氧状态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微血管生成、术后生存期同一般患者的差异,借以评价机体乏氧在肾癌预后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方法】56例肾透明细胞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患者,分为机体乏氧状态组(OH组,14例)和机体常氧状态组(NS组,42例),免疫组化检测手术标本中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表达,测量CD105标志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随访术后生存时间,对比二组临床病理资料差别,Kaplan-Meier法分析二组生存率,建立COX模型分析各变量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OH组表达HIF-1ɑ的阳性率为92.9%(13/14),MVD值为53.1±19.9,中位生存时间为(42.0±10.2)月,NS组表达HIF-1ɑ的阳性率为64.3%(27/42),MVD值为42.8±14.4,中位生存时间为(84.0±6.1)月,二组Hb水平、HIF-1ɑ表达、MVD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分析提示肿瘤高分期、机体乏氧状态、肿瘤HIF-1ɑ高表达和MVD值高可以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RR依次为2.0、4.1、1.1和4.0)。【结论】机体乏氧状态可加剧肿瘤内部的缺氧,上调HIF-1ɑ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最终恶化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取并鉴定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检测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共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验证膀胱肿瘤通过外泌体在微环境中传递PD-L1和B7-H4.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和T24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大小及形态,BCA蛋白定量法测定外泌体蛋白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B)鉴定两种膀胱癌细胞的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CD9,检测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PD-L1 (exo-PD-L1)和外泌体B7-H4(exo-B7-H4)的表达.最后,将膀胱癌细胞外泌体分别与膀胱正常上皮SV-HUC-1细胞共培养48h后,RT-PCR和WB分别检测SV-HUC-1细胞中PD-L1和B7-H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IU-87和T24细胞上清外泌体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88 μg/μL和1.84μg/μL,总质量分别为169 μg和166 μg.TEM观察外泌体直径为30~150nm的膜性囊泡,呈典型的"杯盘"形态.两种膀胱癌细胞上清液均检测出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及CD9.且两种膀胱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均携带PD-L1和B7-H4.当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别与SV-HUC-1细胞共培养后,后者PD-L1和B7-H4的mRNA表达阴性,两者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成功提取并鉴定了膀胱癌BIU-87和T24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均携带PD-L1和B7-H4,且膀胱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能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PD-L1和B7-H4,可开展后续膀胱癌来源exo-PD-L1和exo-B7-H4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